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倪志安(1954- ),男,四川邻水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内在逻辑,包含着三个主要的问题域:“谁去化”、“化什么”和“怎么化”。“谁去化”思考和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的问题;“化什么”思考和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对象与内容问题;“怎么化”思考和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与路径问题。澄明该命题的这几个主要问题域,有利于我们切实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1~0026~06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据称最初是1938年4月由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艾思奇看来,哲学不是神秘的思想,也不是学院里的运动,哲学研究必须走出学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理论,并且在指导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他认为:“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当然,艾思奇当时的这种说法,也只能说是在某种意义上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可理解为较明确地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教条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①毛泽东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教条主义错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去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他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去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显然,在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明确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蕴。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应包括对作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不可能有作为完整意义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提出和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或话题),也不仅仅是像当年毛泽东那样主要是针对教条主义(也包括狭隘经验主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学界曾针对改革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提出要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论形态。显然,由于这个命题在历史行进中所针对的问题及其侧重点是不同的,故对这个命题的理解所蕴含的内容也必然是会有所不同的。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维度来说,我们认为,这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包含着三个主要的问题域:即“谁去化”、“化什么”和“怎么化”。“谁去化”思考和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化什么”思考和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对象与内容问题;“怎么化”思考和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与路径问题。本文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内在逻辑,从方法论维度去探究和澄明它的这三个主要问题域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谁去化”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的“谁去化”的问题,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中“谁化谁”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们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问题的一些错误理解,因此,我们首先有必要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的“谁去化”这个重要问题。

       (一)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问题的误解

       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问题的理解,有的是采用传统的“体用关系”思维模式去进行解读,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哲学为“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用”,简称“中体马用”;或者相反,认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体”,以中国哲学为“用”,简称“马体中用”。我们认为,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问题的错误理解。

       我们知道,“体用关系”的思维模式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就“救亡图存”中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所持的思维模式。所谓“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价值体系尤其是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为功用;“西体中用”则相反,主张“以西为体、以中为用”。显然,如果我们用“体用关系”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的“谁去化”问题,就会导致或者丢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根本、本质和精神实质),如“中体马用”的观点;或者丢掉经改造可以利用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为,整体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是不能“为用”的,如“马体中用”的观点。所以,采用传统的“体用关系”思维模式,是不可能科学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的问题的。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的问题,还有人采用传统的“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去理解。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的问题,也是不能从传统的“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去理解的。因为在这种思维模式中,不仅把中国预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而且把中国看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被动性的客体。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重大实际问题等等,它们都是一种实存的实际,它们都是主体(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要去“化”的一种客体。必须指出,这种传统的“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实际上正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所以,采用传统的“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是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中“谁去化”的问题作出合理解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