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鹏辉(1971- ),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成都 6100640

原文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内容提要:

康有为从今文经学出发,力主君主立宪和“五族合一”,进行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其中边疆建设方略是有机构成部分。康有为在世界格局中认识中国的边疆危机,把握了外藩边疆、内属边疆和内地的联动关系,洞察到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的互动,主张变法新政要在边疆优先实施。边疆建设成为近代中国大势所趋的一个内在动力。同时,康有为亦清醒地认识到,在通往大同的道路上,去除边疆的民族社会界限最为困难。边疆建设一直是康有为历史世界的重要支点。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康有为覆勘两汉今古文学案,①以西方进化论为指导,把公羊学变成“讥切时政”、倡导变法维新的思想武器,进而提出许多建设“新中国”的设想。康有为力主“五族合一”的近代国家建设方略,而革命党人正是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立宪党人“五族合一”这一理论资源,才最终形成更为明确的“五族共和”国家建设方略。康有为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本身有丰富的边疆建设底蕴和内涵,学界尚注意不够,②本文试做探讨。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康同璧评价其父康有为之学“除天人之学外,即以国计民生为重”。③在近代国家边疆危机不断的历史场景中,边疆史地即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学问。

      康有为变法思想初步形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的《民功篇》,其中首次涉及边疆史地的内容。《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颛顼帝高阳教化天下的边疆“东至于蟠木”,康有为比定“蟠木”即为吉林、黑龙江的老林窝集。窝集为满语森林的称谓,汉语的意译为老林。老林窝集是一个复合词,被用为东北边疆地区的代称。康有为追溯东北边疆清王朝国界的国际法律依据,“国朝自雅克萨定盟之后,以外兴安岭为界,精奇里江、哈滚江之流,及库页岛、费哲等部咸归我有,实抚有蟠木全境”,④认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确立了双方国界,相互承认领土主权,东北边疆的最初疆域是通过国际法确认的。《尼布楚条约》使清朝在东北边疆开始有了近现代意义上的边界。⑤然而,东北边疆却在俄国的不断侵食下日渐萎缩,康有为沉痛地指出:“用事者上不念祖宗缔造之艰,下不察天险美材之用,轻以蟠木割与强俄。咸丰八年,割混同江以北四千里,及库页岛二千里与之。十年,又割乌苏里以东二千里与之。同治十二年,又割穆棱河至图们河千余里与之。今俄人内则卡伦百余环逼,京外则珲春开埠,近临高丽……今兴京数百里外,即为异域,高丽日告衅,东三省须用重兵以镇之,根本震动……呜呼!争区区边远之伊犁,而忘逼近数千里之蟠木,不早为计,而待俄人铁路纵横于蟠木之间,恐蟠木之区,动静之物,小大之神,不独非我有,并非我所能望见也。”⑥康有为早期更重视东北边疆而对西北边疆心存轻视,洞察到由于俄国铁路的深入,东北边疆有完全丧失的危险,应早日筹谋全力经营。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康有为是在近代世界地理知识背景中认识中国历史地理的大势,“以地球论之,今日昆仑是为地顶”,⑦“自阿尔泰山、天山以及卫藏皆昆仑也”,⑧“天之营中国也,自昆仑发脉以来,地势东趋,江河东流……崇山树其域,大海面其前,逼隘褊促于数千里间,欲稍舒张而无地矣”,⑨清晰地把握了西北高东南低、背陆面海的中国国家空间总体特征。康有为正是从这样的中国历史地理大势中认识边疆危机的:“方今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窥越南于南,以取滇、粤;英启滇、藏于西;日伺高丽于东。四邻皆强敌,聚而谋我,危逼极也。”⑩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包括了从西北到东北的整个北部边疆,“近者俄人筑铁路至伊犁北之穆哈喇,二三年内可至珲春矣”,(11)尤以对东三省威胁最大。

      康有为变法图强的政治意识来自严重的边疆危机:“窃见方今外夷交迫,自琉球灭、安南失、缅甸亡,羽翼尽剪,将及腹心。比者日谋高丽,而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12)外夷交迫边疆的论述在康有为19世纪80年代的文章中反复出现。基于清王朝的宗藩体系,清王朝边疆结构中有内属外藩之别,对内属拥有国家主权,对外藩不具有国家主权。朝鲜、琉球、缅甸、暹罗、越南、廓尔喀等都属于外藩,欧洲国家和日本对外藩的殖民侵略构成了清王朝边疆危机的一部分。清王朝维持宗藩关系,保护外藩不受侵略成为应对边疆危机的应有内涵。光绪十六年(1890)康有为提出《保朝鲜策》,预见到俄国和日本对朝鲜的侵略野心:“朝鲜近日而弱,故日本必窥朝鲜。俄地大而远,日地小而近,则日之窥尤迫。”(13)比较其他外藩遭受的侵略,康有为断言“琉球、缅甸、安南,朝鲜前辙也,朝鲜有事在旦夕矣”,并且朝鲜受到侵略,“东三省海疆必受其患”。(14)然而,清王朝已经无术保护朝鲜抵御侵略,四年后的中日甲午战争印证了康有为的预见。英国自19世纪控制廓尔喀后,不断觊觎西藏。康有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指出“自廓境入藏,旦夕可至”,“吾今又发现廓事于国中,若不亟谋固藏,则又有甲午之变”,比较当年保护朝鲜无术受到日本侵略的边疆危机,警醒国人“然藏固吾土地,藏亡而川蜀随之矣”。(15)同年还有《缅甸国记》和《暹罗国记》两篇外藩史地之作。《缅甸国记》记载了光绪十一年(1885)英国侵占缅甸,呼吁“有国者可不以缅人为鉴乎”。(16)《暹罗国记》中也提出了“所虑者,东有安南法人之狼邻,西有缅甸英人之虎窟”。(17)康有为洞察清王朝的国家疆域空间结构,对外藩的关注浸透了其边疆关怀。在清代中国的国家空间疆域结构中,最外围的外藩也是边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边疆危机都从外藩被侵略引发,构成唇亡齿寒的边疆安全形势。

      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清王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揭示外藩与内属边疆危机的联动形势,指出:“昔者辛巳以前,吾属国无恙也,自日本灭琉球,吾不敢问。于是,法取越南,英灭缅甸,朝鲜通商,而暹罗半翦,不过三四年间,而吾属国尽矣。甲午以前,吾内地无恙也,今东边及台湾一割,法规滇、桂,英规滇、粤及西藏,俄规新疆及吉林、黑龙江,必接踵而来。”(18)

      东南海疆的危机自然通过西北—东南边疆轴向(19)传导到北部陆地边疆危机。随着琉球、朝鲜、越南、缅甸、暹罗、廓尔喀各外藩被日英法殖民控制,台湾、东三省、云南、广西、西藏、新疆、蒙古内属各地的边疆危机日趋深重。光绪二十四年(1898),边疆危机日迫一日,“去岁,遂有割胶之事,于是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继割矣”,(20)海疆之海口主权大部沦丧,并向内河延伸,铁路权、矿权、通商权、关税权、练兵权、银行之权等的丧失更是由边疆深入国家腹心地区。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形势进一步演化为“西北之练兵,东南之厘金,皆非我有”。(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