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会与宗族结构  

——以民国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朝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民俗研究

内容提要:

清明会是华北乡村比较普遍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活动。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的清明会比较典型,同一个宗族以“院”为中心有若干清明会,它强化了宗族分化的局面。清明会的组织方式是平等与不平等并存。它既保证了普通族众参与祖先祭祀和聚餐的权利,又在管理架构上维护了精英群体的支配地位。与此相对应,清明会在实际运作中,既要满足宗族福利的需要,同时也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清明会是透视华北乡村的宗族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角度。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清明会”有时也叫“父子会”、“寒食会”、“坟会”、“吃会”等,或者直接冠以姓氏,称“某家会”,它是宗族组织,同时也指清明节举办的墓祭、聚餐等宗族活动。清代民国时期,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清明会的记载。囿于所见,笔者所知比较早的有山西平定董氏,最迟乾隆初该姓已有清明会,八人轮流经管公款,有族长、会头。①另外,四川南部县就有大量的最迟咸丰以来的清明会,它往往有自己的土地和基金,其收益除了祭祖,还有办义学、赈灾、修造堡寨等其它用途。②此外,四川万源和平昌县、湖北鹤峰县、安徽徽州、陕西乾县、山西寿阳县、北京大兴和房山区、辽宁海城市以及河北、山东的很多地方都有清明会的记载,学者多强调其对于族群认同与宗族凝聚的重要性。③

      围绕祖茔祭祀,其实不少学者已经探讨了相关问题,比如汪润以北京房山的墓碑资料为主,认为“以祖茔为中心的宗族组织,可能是华北宗族的基本形态”,并举出北京房山区后石门村王氏以“吃会”资金修墓的例子。④冯尔康则明确提出“清明会任务虽较祠堂单纯,然已成为宗族的正式组织,其实质与祠堂相同,有清明会即标志宗族组织的建立。”⑤孔迈隆(Myron Cohen)根据他在河北杨满撒村的调查,认为华北宗族往往兼具两个面相:基于血缘关系的固定系谱模式(fixed genealogical mode)和更强调社会经济条件的联合模式(associational mode)。后者的主要体现即清明会,成员一般对族产有平等的权利,但其领袖的选择往往是族里的富户,它反映的是宗族分化的非对称性,与强调血缘亲属关系的系谱模式(比如拜年依据的亲属原则)格格不入。⑥孔迈隆对清明会的组织原则的论述非常具有启发性,不过,他的研究并不专门针对清明会,且受限于历史资料的缺乏,论述比较简略。

      笔者最近注意到,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调查资料《中国农村惯行调查》(以下略称《惯行调查》)中对清明会有详细的记载,它不仅有1940年代初满铁调查员对清明会的负责人、普通村民、族长等人的详细访谈记录,而且还收录了若干清明会的流水账、族人向清明会抵押土地的当契、成立清明会的合族公单等文献材料。实际上,黄宗智和杜赞奇都曾利用这批资料对清明会进行了简略的描述和讨论。黄宗智指出了清明会有时在地租和佃户人选上倾向同族贫困者,稍微体现了照顾同族中贫困成员的精神。宗族组织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村落内部,体现了冀—鲁西北村落的封闭性。⑦杜赞奇分析了宗族在村落生活中的种种影响,指出1920年之后贫富分化加剧了宗族的分裂组合,其表现之一即宗族小股的祭祖。⑧同样是探讨清明会,黄强调的是宗族的内聚性或封闭性,而杜强调的是宗族的分化。那么,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解释都成立吗?清明会究竟反映了怎样的宗族结构?

      本文的个案是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被杜赞奇等学者视为华北宗族型村落的典型,而迄今为止对于民国时期该村宗族组织的研究并不充分。⑨笔者以寺北柴的清明会为研究个案,通过探讨清明会与宗族分化的关系、清明会在组织与运营方面的实践,来讨论宗族结构的问题。

      二、清明会与宗族的分化

      寺北柴村在河北省栾城县县城以北三里,当时的保甲册显示该村有140户,710口,共八个家族,分别为郝(53户)、徐(24户)、刘(22户)、赵(20户)、王(9户)、张(8户)、李(3户)、于(1户)。⑩各姓基本上保持着聚族而居的状态(参看图1),村民提到本村的姓氏格局,都说是七大姓,一般并不包括独户的于姓。

      清明会代表着宗族的组织化程度,本村的七大姓氏中,郝、徐、张、李四姓有“父子会”,其他三姓则只有“寒食会”。据村长张乐卿介绍,二者的区别是:寒食会没有会地,只能是普通的祭祀聚会,没有聚餐环节;而父子会有会地,有财力聚餐。会地是本族人轮流耕种,耕种者叫会首,收入作为父子会的费用。(11)尽管大部分受访的村民都不会特意区分“父子会”和“寒食会”的名称,不过张乐卿的这个看法却表明:尽管清明会财产非常有限,但也不是各姓都有,一般而言,有族产收入的姓氏才有清明会。这种情况当时比较普遍,比如该县东牛村出身的警察赵玉珊就认为,“有清明会是大族”。(12)在河北顺义县的清明节,在家庭墓祭之外,“大族有清明会合族而祭者”。(13)不过,寺北柴的情况表明清明会不局限于大族,像是张、李这样人数少的小姓也有。

      清明会也可以是宗族分化的标志。宗族分化的外在表征即“院”的大量存在,在现在的寺北柴,徐姓五个院,刘姓三个院,赵姓五个院。(14)寺北柴最大的姓氏郝氏亦然。关于郝氏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原任村长郝国樑认为郝氏是明洪武年间在燕王扫北之际迁来的,始迁祖叫郝礼,他虽然认为200年前的家谱上对此有记载,但同时却承认现在并没有家谱,祖先来历只是根据传说。(15)郝氏谱系的纵深其实并不清晰,反映了郝氏在宗族礼仪即世系安排上缺乏整合。世系无法整合对应的必然是宗族的分化,郝氏内部分化的情况比较明显。郝氏同族一般称作“一家子”,民国郝氏一家子分为五“族”,每族对应一个“院”,按照其居住的大致方位,分为东、西、南、北四院以及不明分支的郝玉琴这一支(姑且称之第五族,只有两户人家)。四院格局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根据郝国樑的介绍,西院在清代就已经分出来了,清末民国其他郝氏进一步分为南院、北院,而南院后来又分裂出东院,所以四个院的出现的顺序应该是西院—北院、南院—东院。(16)四个院分裂的依据显然是血缘的远近,每个院的家户之间是近亲,即使没有族谱也不会导致世系紊乱,如果代数增加,则会继续分裂为更多的院,实际上,现在郝氏的院的数目似乎还有增加的趋势。民国郝氏的五族相对独立,每族都有自己的族长,其中北院的郝顺成辈分最高,也是郝氏“一家子”名义上的族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