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快递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持和社会各界配合下,快递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望“十三五”,国务院今年10月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快递业的新定位和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快递业发展前景光明。 一 “十二五”快递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快递业市场规模连创新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 “十二五”期间快递业持续增长,连创新高。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2013年快递业务量达92亿件,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达到80亿件的目标,当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快递市场。2014年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预计2015年业务量将超200亿件,将是“十二五”首年业务量的5倍,继续居世界第一。 快递业从2012年起市场规模就达千亿元,2013年快递业务收入1441.7亿元,同样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1400亿元的目标;2014年是2045.4亿元。2015年受国际市场低迷、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传统邮政业务继续下降,快递业务增速也放缓了,但电商主渠道作用增强,预计快递业收入将达2800亿元。“十二五”时期,快递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参见图1、图2)
图1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年经营收入(亿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国家邮政局2009-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数据整理。 2.快递业与电商业深度合作,拉动消费惠民生作用大。 “十二五”以来,快递业与电商业深度合作成为了战略伙伴。一方面,互联网普及和数亿网民网上消费模式的确立,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网购包裹构成了快递业70%多的业务量。同时,快递业百万员工辛勤、快捷的物流服务,推动了电商业更大发展。以“双11”网购狂欢节为例,2015年阿里网购平台“双11”当天的销售额创912亿元的新高,是2011年52亿的17.5倍。 今年阿里“双11”的主题是“全球购物狂欢”,将中国的网购节扩展到了全世界。在此期间(11月11~16日)快递最高处理日突破了1.4亿件快递包裹,同比增长超过40%。快递业经历了新一轮的大考。 快递业与电商业还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协调机制。国家邮政局每年都发布《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指南》,每年“双11”前,各级邮政管理部门都召开双方主要企业会,协调对接。而各主要快递企业则按照“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部署,增加设施、人员,组织保障,使“双11”期间快递包裹超高峰期爆仓的问题逐年减少,确保了业务旺季快递服务秩序。 3.快递业与资本结合,资源整合步伐加快。 “十二五”期间快递业参与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密集投资,由两方面促成。一是国家推进金融改革,政策放宽投融资限制,加大了金融和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物流资金渠道日益多元化、市场化。例如,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吸引了众多中外民间资本投资国内快递等各类物流企业,我国逐步迈入了股权投资时代。 二是大中型快递企业为适应消费升级的市场变化和快递业以提高效益、服务质量为新导向的需要,加快了转型升级,由原来单一的劳动密集型快递企业向技术、资本与劳动密集型结合的综合物流供应商的方向发展,凸显了对资金的刚性需求。民营快递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资本运作、股权置换、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提高了市场核心竞争力。快递业的资本运作好戏连台(参见表1)。 此外,EMS、申通、顺丰、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全峰等快递企业都在积极酝酿上市。
图2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年业务量(亿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国家邮政局2009-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数据整理。 4.快递市场集中度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改善。 高度竞争的快递业经过“十二五”的洗礼,市场格局进一步显现。国内快递市场上,“三通一达”等大型民营企业主导着国内网购快递和大众快件服务,中邮速递包揽国家公文和部分高端电商快递服务,顺丰速运主导国内商务快递和高端电商快递市场。国际快递方面,DHL、UPS等四大国际快递物流企业及中邮EMS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邮EMS占据50%以上的跨境电商寄递市场。海淘的兴起,促使民营快递也开始涉足跨境快递包裹服务。虽然国内8000多家企业有快递牌照,但按业务量和业务收入计算,约85%集中于前25家的中外大型快递企业,快递市场业务与品牌的集中度稳步提升。 快递服务满意度稳步上升。为持续改善快递服务质量,6年前国家邮政局委托专业第三方于每年定期调查快递服务满意度并公布结果。连续6年的监测显示,消费者选择快递品牌时考虑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为“时效”、“价格”、“服务”,近4年来的关注度始终排名前三位,表明这成为了用户使用快递服务的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