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10-0240-06 在全球化的今天,借助媒介的全球传播,青年亚文化迅速突破地理疆界的障碍,以相同的文化形式在全球范围蔓延。青年亚文化在中国已经成为学者和业界都关注的问题。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肇始,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并非只呈现出文化消费的意义,它来自工人阶级文化母体,却逐渐在商业娱乐、消费社会以及在大众媒介的消解功能下,丧失了曾经的反抗能力与活力,分析其兴衰对于我国当下诸如“杀马特”、“小清新”等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一、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态 在文化研究者看来,青年文化是“战后英国社会变化最为惊人、最可见的表达”[1](P5)。在50、60年代的伦敦街头,在英国各个城镇遍布街道的酒吧和Pub里,一代又一代具有自我风格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通过服饰、言谈、音乐甚至群体斗殴来表达他们认可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青年人(尤其是工人阶级出身的)放弃革命后,亢奋地通过衣着、品味和风格建立和表达自我。如果说50年代早期英国还没有形成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青年人虽然具有自由选择身份和爱好的意识,但还没有拉帮结派,形成群体,那么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青年亚文化便喷涌而现。 泰迪青年是英国第一个青少年群体,其后还有魔斯族、光头党、嬉皮士等。对于他们的形成,究其根源人们认为是美国的电影和音乐引发的,例如泰迪青年的标志就是猫王般的摇滚风格。泰迪青年穿着袖口宽大、用天鹅绒或绸缎做面料的衣服,脚蹬大头皮鞋在街上招摇而过,这种优雅而略带夸张的爱德华式装扮风格首先在美国获得热捧,然后才在英国青年中大肆流行开来。研究发现这些青年大多来自工人阶级家庭,这种着装风格传递出泰迪青年对父辈传统价值观的不屑与反叛。60年代早期流行英国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是魔斯族(Mods)。魔斯族一般都是那些从蓝领成功上位到银行或广告公司的工人家庭小孩。他们衣着时尚,沉迷于美国骚灵音乐,开通宵Party。但是,正如柯恩观察的那样,亚文化群体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既有工人阶级的家庭出身与其混入的上流社会的矛盾,也有亚文化本身的颠覆性和进入主流的诱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扩大的结果表现在魔斯族身上便出现了一部分魔斯族回归其平民性,穿上牛仔和大头靴,听着躁动的摇滚乐,以虚饰的重金属迎接第一批光头党的到来;另一部分魔斯族被商业化、白领化,发展出其后的嬉皮风格,风靡伦敦乃至全球。 其次,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表现为青年人对于音乐无比的狂热。在50年代时,英国还没有什么流行音乐或摇滚乐可言,但到了60年代英国就以音乐革命出名,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输出地。世界闻名的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便来自这个时代。人们赞同披头士“爱与和平”的价值观,也欣赏滚石乐队对时代尖锐、直率的嘲讽,称这样的青年人为工人阶级的英雄。 最后,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还表现为当时青年人社会暴力行为的倾向。从1954年发生在英国Clapham Common的谋杀到1964年在Clacton发生的骚乱,以及层出不穷的青年种族主义排外运动,无论是激烈的泰迪青年还是散漫的魔斯族的社会暴力行为都让英国社会越来越感到不安。正如梁(Liang)在描述魔斯族时所说,他们“看似没什么,但总有些行为是成人没法理解的”[1](P71)。他们好像在通过衣着和行为等有意识地转变价值,故意挑战权威,撕烂社会伪造而且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身份和期待,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哪一种风格或行为是固定而持久的。 二、以工人阶级文化为母体文化的特征 在英国文化研究学者进行亚文化现象研究之前,不少学者将青年亚文化描述为“民间恶魔”,是颓废和道德堕落的表现,“它只被道德卫道士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1](P71-82)不过,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对亚文化的看法却别有一番意味。他们主张以一种“主体经验”的方式感受青年文化,以个人经验和体验入手来描述青年亚文化,因为早期进行亚文化研究的学者很多自身就浸染在亚文化之中。 (一)青年亚文化的工人阶级属性 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根源其实依然是阶级问题。战后对工人阶级生活的系列研究普遍认为工人阶级已经被小资产阶级(bourgeois)取代,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意识形态都与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没有什么区别。现代性以及大众文化的美国化是新英国的标志,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英国青年亚文化现象依然可以是工人阶级文化的另一种保存与表达。 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CCCS)早期的教师和学生要么是刚刚失去母体文化的工人阶级子女,要么来自社会少数族群,或者就是归属不同青年文化群体的文化“流浪儿”。曾任CCCS中心主任的格林先生向我这样描述:“当时的中心来来往往很多奇形怪状的人,他们穿着奇装异服,穿梭在校园内。来中心的人都是在研究兴趣上感觉与当时教育体系提供的选择格格不入。他们更想知道他们是谁,为什么会是这样。所以他们来到了CCCS,组成兴趣小组和老师一起研究‘英国怎么了’、‘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