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少年自杀防治之介入策略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卿腾,台湾南华大学应用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组讲师,学生辅导中心主任,台湾精神健康基金会嘉义分会执行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心理卫生、健康促进等。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宣言”时强调:心理卫生工作是21世纪最重要的卫生议题之一。青少年正值极易产生心理适应问题的阶段,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评估、自杀的成因及自杀的防治策略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期望能让社会大众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自杀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恩格尔(Engel)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收集他们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之相关变项,同时针对台湾青少年自杀问题与现况深入探讨,提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与处理能力,建立校园、家庭、民间团体与医疗单位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合作极为重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6~0041~09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5.06.006

       一、前言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表“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宣言”时强调:心理卫生工作是21世纪最重要的卫生议题之一。目前社会中充满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忧郁、失眠、药物滥用、酒瘾、自杀、重大创伤症候群、家庭暴力、性侵害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心理健康在现今工商业繁荣的社会更突显其重要性。

       WHO预测到2020年时,全球十大死因当中,自杀将排名第九位,估计全球将有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死于自杀,可见自杀问题会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社会周遭环境的快速变迁,使得个人必须面临许多的压力与挫折,当外界的压力超过个人所承受范围,或因无法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时,愈来愈多的人会选择以自杀作为应对的方法。近年台湾地区相继发生自杀死亡的事件,令人感到惋惜与遗憾。尤其烧炭自杀在媒体报道的推波助澜下,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在社会价值观日益薄弱的今日,与自杀相关的问题已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自杀行为对社会的冲击相当大。

       依据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统计资料显示,“自杀”位居15~24岁青少年族群十大死因之第二位。近年来校园学生自杀事件频传,并已逐渐呈现低龄化现象,尤其令人忧心的是青少年自杀率呈上升的趋势,且在同侪之间具有感染作用。曾有学者指出除老年人外,青少年是最容易自杀的高危险人群。且15~18岁青少年自杀死亡仅次于机动车意外事件,几乎一半以上青少年自杀被诊断为情绪障碍,青少年自杀死亡率逐年增加,可见青少年自杀是值得重视且不容忽略的议题。

       在多元复杂的后现代社会里,因为社会机制与道德规范体系的功能式微,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陷于无所适从、莫衷一是的无力状态,而面对此种生活适应的纷纷扰扰,四面楚歌与环境的现实压力往往容易对个人形成生活困境。危机调适处理能力较薄弱的人,特别是对家庭、学校欠缺归属感或缺乏同侪团体支持的青少年群体,通常是自杀的高危险群。随着社会环境与结构的快速变迁,“新新人类”的生理、心理急遽发展与变化,一旦面临求学、就业、家庭及生活概况等多重的压力与挑战,当外界的压力超过个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或因个人无法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时,自杀可能将是青少年无法适应现实环境及心理状况所引发的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1]

       虽然青少年期介于儿童期与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但此时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急遽的变化下极易产生心理适应的问题,甚至特别容易出现忧郁症,而此状况并不会因进入成年期而自动消散。埃里克森(Erikson)也指出,青少年期因生理、心理、社会的快速变化,他们的自我需要重新整合过去与面对未来,若此发展任务未能解决,便容易出现心理适应的问题。[2]目前不管是身心医学,或是健康心理学多以恩格尔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来探讨个体的身心发展及心理健康。此模式认为,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皆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3]为此,若要探讨生理、心理、社会剧烈变化的青少年之心理健康,便可以采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来加以探讨。[4]

       正值黄金时期发展的青少年为何在生命刚准备灿烂绽放时就选择以自杀作为结束,是因为其太缺乏挫折容忍力与变通的能力,抑或是社会未能提供青少年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在青少年急需外界协助时无法适时地伸出援手与辅导?本文试图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评估、自杀的成因及自杀的防治策略等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期望能让社会大众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自杀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二、台湾青少年自杀问题与现状

       近年来,台湾青少年自杀问题严重,同时社会变迁下新形态的青少年自杀案例不时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显示出台湾都市化越极致,社会孤寂情况越严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青少年在网络上连线,却在情感上断线。很多个自我,惊惧于人际关系的痛苦,认为人际之间充满不对称性及不安定性。仓储认为:“我可以对人家不好,但人家不可以对我不好”,从自我疏离,变成人际疏离。而台湾整体社会大环境不佳,青少年对未来感到茫然,生活没有目标,甚至精神空虚,觉得自己跟社会格格不入,无法融入社会。环境巨变,让青少年无所适从,忘了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以致他们走向“帮助别人没有热忱,对社会也没有很多的承诺”的一种状态。

       经分析发现,在懵懂的青少年阶段,有六成自杀未遂原因都与情感和人际因素有关。事实上,台湾自杀防治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5~24岁青少年的自杀通报人次逐年增加,已经占全部通报人次的13.9%;分析自杀防治“安心专线”来电总数更发现,青少年来电数也由2010年的1000例上升到2013年的2000例。青少年(15~24岁)群体自杀事件是世界性的重大议题,特别在台湾少子化的年代,死亡率更显突出。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资料,台湾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在2005年达最高点,自杀死亡人数264人,2013年自杀死亡人数下降至166人,人数及比率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居青年族群十大死因第二位,因此,青少年自杀防治是当务之急。若进一步探究台湾青少年自杀及自杀问题的特性,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2014年自杀未遂通报资料显示,15~24岁的青少年共4040人次,自杀诱发的首要因素为感情因素(占36.7%),其次为家庭成员沟通问题(占18.1%)与罹患忧郁症(占10.4%)。故,青少年自杀死亡的主因以情感、人际关系占首位,第二位为精神疾病及药物滥用,第三则为工作、经济等。这显示青少年自杀并非单一因素而致,而是重大压力事件、身体疾病或精神病理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它们易使人对于现况陷入无助无望的情境,进而使人产生自杀的意念,诱发自杀行为的发生。情绪不稳定、对于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努力程度下降、无法解释或反复的缺席或旷课、过度的抽烟饮酒或药物不当使用及学生暴力的意外事件等,这些讯号有助于我们辨识出自杀高危青少年。除了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陪伴外,他们自身是否能够找到适当的舒缓压力的管道及方式,亦是关键的防治策略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