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今年上初中,按理说这个年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她常常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平常看问题总是看到阴暗面。比如和她讨论学习问题,她说:“学习有什么用?即使将来考上大学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调整女儿的心态呢? “心里不阳光”,这千万不要成为家长的一个常用句。如果总是这样念叨,孩子慢慢会把这个评价内化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形成“我是一个心里不阳光的孩子”的自我认识。 “无忧无虑”是我们对初中生的主观认定,或家长的殷切期望,但孩子的社会化或许早已在家长不经意时就开始了。随着集体生活的逐渐展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与外部世界的多途互动,孩子心里不自觉地装了许多事,许多感受与想法。同时,每个孩子既有普遍发展的一些共同物质,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接受她发展成现在的这个样子,而不是顾虑着她不该是这个样子,或许有助于我们以开放的、乐观的态度引导孩子的“不阳光”。 具体到这个孩子,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愿意思考、不肯被说教,不肯盲从于一些主流观点。家长可以思考:是她心里的担忧多,还是要突显她的与众不同?是因为她平时总在听大道理,还是她感觉很少被倾听,需要发出不同的声音引起家长的关注?真是她“少年老成”,还是家长感觉孩子想法多了,自己管理的力量变小了?再可能是一个现象,多元文化冲击下的速变社会,很多家长感觉自己都搞不懂、说不清,更不知如何澄清孩子的迷茫,所以,孩子被动“少年老成”了。 如果孩子并未在人际、学业等方面遭遇过重大挫折,考虑到她依然算“少不更事”,家长可以基于以往所做的各种努力再尝试以下做法: 一是多与孩子展开话题讨论。如,针对学习与未来发展,家长可以这样回应“学习只是为了考大学吗”:“大学毕业确实不一定能马上找到理想的工作,不过,考不上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吗?”“如果不学习,你打算做什么?”家长可以先肯定孩子对将来已有的考虑,甚至想找个好工作、谋求独立生活的规划,之后,带她回到自身,多角度分析一个问题。 二是传递沟通中听者对于负性表达的感受,引导正处在人际交往能力增长期的孩子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人际互动效果,思考自己要不要改善。 三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鼓励孩子独立解决生活问题,学习如何自我构建希望、自我达成,解决小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些挑战。 四是有条件就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外出旅行,鼓励她参加学校各项活动,避免她徘徊在自我局限的小天地,提升能力,提升自信。 刚上初中的孩子普遍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迎来人生第二个飞跃期。此时,“我是谁”成为他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藉此机会,带领孩子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阳光心态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