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孤儿

作 者:
腾放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科学·新健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0岁女孩电梯摔婴,12岁男孩暴打父亲,7岁男童生气虐狗,8岁男孩留下遗书坠楼,11岁女孩自杀逼母亲放弃二胎……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围绕着孩子发生的“怪事”层出不穷,倍感困惑的成人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而不能正视心理问题比心理问题本身更可怕!

      别说“熊孩子”没心没肺

      很多成年人都曾感叹过:多想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曾几何时,在成人的眼中,孩子就是“没心没肺”的代名词,谁成想这孩子们也越来越“长心”了。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心理精神障碍发病率为10%至20%,平均每100个孩子里有10到20人存在心理精神问题,这样的数字让人又惊又怕。

      “心理孤儿”太敏感

      小军上四年级,某次上课铃响时还没有回到教室,而老师没有注意到他不在座位上,就把教室的门关上了。可就是因为老师的这个动作,居然让小军情绪大变,冲向教学楼4楼要跳楼。经过了解,这个男生从小跟爸爸生活,平日爸爸对他几乎不闻不问,回到家就关起房门玩电脑,孩子潜意识里,老师关门这个动作就是对自己的抛弃,所以才会有那么大反应。

      【心理解析】孩子天生对父母就有依恋,一旦依恋关系缺损,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据中国家庭调查,家庭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或是家庭经济负担重,父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敏感等不健康心理。所谓“心理孤儿”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具有自我封闭、敏感多疑,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

      有一种暴力叫“忽略”

      “你带我去死吧。”这话出自一个8岁的小男孩之口!小伟刚上小学二年级,有一身“好武艺”,钢琴、口语、数学、作文样样棒。父母花了金钱、精力对他进行各种培养,可却“吝啬”得连玩耍时间都没有给他预留。整日和钢琴、英文、数学为伴,男孩的情绪明显“感冒”,脑海中时不时跳出不想活的念头,已有轻微抑郁倾向。

      【心理解析】长期做单一的事,人容易疲劳。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对于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最高兴做的,往往并不了解,或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了孩子的正当需求。脱离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极限,就会有极端的孩子选择离家出走和自杀。

      情绪传染后果很严重

      小铭今年10岁,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只有春节和探亲假的时候回家,小铭跟父亲并不亲近。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母亲必须身兼父职,因此对小铭的管教也非常严厉。小铭一直很听话,去年开始突然变得叛逆,班主任投诉小铭经常捉虫子放女生书包里,还经常跟男孩打架。回家以后,母亲对小铭责罚,小铭居然拿起小板凳一下子扔出窗外,不仅打烂了家里的玻璃,还砸到了楼下的车子,赔了几千元。

      【心理解析】丈夫不在身边,小铭的母亲会感到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潜移默化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小铭默默地包容和承受这一切。但10岁开始自我意识觉醒,潜意识里不想再承受这种压力,就开始有暴力发泄举动。

      当妈的女人都知道,一个几个月的小婴儿都会对妈妈的情绪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妈妈的笑脸会给孩子带来笑脸,也会让孩子咿咿呀呀的手舞足蹈。妈妈若是情绪失控有了忧伤,孩子也会出现焦虑和惊恐现象,甚至会出现反常的哭闹表现。所以,一个孩子从小婴儿到咿呀学语,再到学龄前的情感发育期,跟父母的情绪有着深深的关联。

      虐待小动物源自影射的“力量”

      8岁的小兵父母常年出外打工,他由爷爷、奶奶抚养。小兵平时与家中的一条小狗非常亲密,但一发脾气就拿小狗来发泄。一次期中考试,小兵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老师通知了小兵父亲,父亲回家后狠狠把小兵痛打了一顿。他大哭一场,随后几天不说话,一反常态,对平时非常喜爱的小狗大打出手,竟用碳火把小狗身上的毛烫焦了……此后,只要碰上烦恼事,他就拿小狗撒气。

      【心理解析】小兵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是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他想用恃强凌弱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人类个体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番。

      人感受爱的能力,敏感期就是在童年。所以,如果在童年时期没有感受到爱,或者没有加强这种感受的机会,有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如果在后来的成长环境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失去了调整的机会,就可能形成人格的偏离。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后要经过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满足儿童的一些需要,如果这些需要给予的太多或太少,都会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一些关键的问题要解决,如果能很好解决,孩子就能顺利的通过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阶段中关键问题,就会给下一个发展阶段带来问题,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

      第一个阶段:出生到1岁。这个阶段是所有阶段中最重要的、最不能被忽视的阶段,此时的重点是孩子与母亲和其他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喂养方式,照料方式,对孩子的态度,都不能使孩子经常体验到一种不确定性。

      第二个阶段:1~3岁。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发展,和遵守生活规则、社会规范。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形成,处于第一反抗期。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但是孩子也要学习去遵守生活规范与社会规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