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物流业发展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制造大国和强国,德国制造业出口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占2/3,而德国发达的物流业,对推动其制造业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德国的物流业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一,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造,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而增强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国际化,进一步巩固了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因此,德国物流业很好地服务了德国制造业,对其制造业的国际化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中国目前积极倡导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促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虽然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9.8%,但是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主动选择物流外包,释放物流功能才能专注核心技术,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以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然而,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在支撑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能力方面亟待加强。 为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应该找出与德国在两业联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在分析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德国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两业联动水平,不断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国际化水平。
一、中德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状况比较 根据世界银行自2007年起每两年颁布的物流绩效指标(LPI)的研究数据,德国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始终位列在前茅,并且分别在2010年和2014年高居首位。中国排在第28位,与德国相比,在物流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交货及时性方面比较薄弱(见表1)。 根据我国商务部投资促进局与德勤研究联合研究报告披露的数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基础设施增长显著,行业规模以年复合增长率19%的速度扩大。然而,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近3年来一直维持在18%左右的高度(见图1),2014年略为下降,为16.6%,而德国的水平为8.3%。 表2中列举的产业关联程度指标告诉我们,德国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物流业中间投入率都明显高于中国,而中国物流业中间需求率明显高于德国,物流业对制造业直接消耗系数更是数倍于德国。数据表明,德国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中国,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强于中国。
图1 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德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差距显著。2014年,我国制造业库存率为9.4%,而德国小于5%;我国制造业流通资产年周转速度为2.7次,而德国是10次;我国制造业的外包物流比例低,只有61%,而德国大于70%;我国真正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比重小于20%,而德国大于50%。从结构来看,物流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部分。2012年,中国物流运输费用占GDP比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保管费用是其2.2倍,管理费用则是其6.9倍。这几组数据表明中国的物流业整体没有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 因此,我国工业产品产量虽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这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两业联动的互动程度低 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要求两业之间有着较高的互动程度。中国制造业的感应力和影响力明显高于物流业的感应力和影响力(见表3)。根据2010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从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业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的分解中可以发现,在影响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中,产业自身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尚未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互动程度低。 2.两业联动的融合均衡度低 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均衡发展程度是反映两业联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衡量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性的指标主要有四个:第一个指标为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占物流业总投入的比例;第二个指标为物流业被制造业消耗的部分占物流业总产出的比例;第三个指标为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占制造业总投入的比例;第四个指标为制造业被物流业消耗的部分占制造业总产出的比例。根据这四个指标,可以计算出:融合系数Ⅰ,即第一个指标与第二个指标之比,反映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在投入关系上的融合均衡度;融合系数Ⅱ,即第二个指标与第四个指标之比,反映了其在需求关系上的融合均衡度。比值越接近1,说明两类产业相对融合均衡度越强(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