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  

——基于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聂正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李帅,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理论。

原文出处:
产经评论

内容提要: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此外,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样本均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加。研究结论对于各地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引领新常态以及“一路一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298(2015)05-0092-09

      [DOI]10.14007/j.cnki.cjpl.2015.05.008

      物流业被喻为21世纪的“第三利润源”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降低社会交易费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李学工,2003)[1]。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运输成本的降低可以加速人流、物流等要素空间流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近期研究多关注物流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其中,赵立波(2012)[2]用社会物流总费用作为物流发展的代理指标,发现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物流业拉动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冯云(2008)[3],廖迎和阮陆宁(2008)[4],李全喜、金凤花和孙磐石(2010)[5]。另外一些研究表明,物流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闫秀霞和孙林岩,2006[6];江晓东和王丹,2008[7];袁怀宇,2012[8])。还有部分文献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探索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刘维林(2011)[9]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及耦合结构进行模型设计和仿真实证,结果表明二者存在自适应调节机制,物流适度超前短期内会略微减缓区域经济增速,但在长期则能使区域经济增速显著提升。王兴伟(2012)[10]则建立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物流业发展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发展水平对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并且人口较多的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较快,而物流发展对人口较少的欠发达地区会产生负面影响。李忠民和于庆岩(2014)[11]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货物周转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物流网络里程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物流业产值对经济带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

      现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特别是在定量测度物流业的增长效应方面。已有研究采用的实证方法大多建立在条件均值模型基础上,但这只是度量了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而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巨大,那么,物流业的增长效应是否因此也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存在,那么物流业对于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何不同?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在条件分布不同的情形下,即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以期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物流产业布局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物流业演进特征

      (一)物流规模加速扩张,但区域差距不断拉大

      为全面地认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先分析我国物流规模的动态演进过程。图1给出了我国31个省区1998年、2005年和2012年全国货物周转量对数值的核密度分布图。如图所示,1998-2012年,我国各省区货物周转量分布的动态演进具有三个明显特点:(1)我国各省区物流规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加速态势。这体现在,1998-2012年间,全国货物周转量的核密度曲线呈现出不断向右偏移的态势,即在相对较低货物周转量水平上的概率密度明显减少,其中2005-2012年间表现得尤为突出,波峰所对应的货物周转量对数值从7增加到8.5左右。(2)我国货物周转量分布从“尖顶”分布逐步向“宽峰”分布演进。1998年全国货物周转量呈现“尖顶”形态,时间推移过程中,峰度不断下降,“尖顶”现象减弱,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是在1998-2005年间,这表明,我国物流业扩张的过程中,各省区物流规模扩大的速度不一,各地物流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3)货物周转量分布显现“双峰”形状。左侧的次峰在2005年有向肥尾转变的迹象,但之后又出现次峰趋势。这种变化趋势意味着,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不均,物流规模小的地区在赶超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

      

      图1 全国物流规模的核密度分布图

      (二)三大区域内部物流业演进模式表现出差异性

      进一步考察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①物流规模的变化情况。从图2可见,在1998-2012年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货物周转量分布的演进模式与全国的货物周转量分布演进模式基本相同,核密度曲线都明显向右移动。但三大地区货物周转量分布的变化也表现出差异性,具体体现在:(1)从图2(a)可以看出,东部各省的货物周转量在1998-2005年间相差不大,但到2012年,区域内各省的物流水平差距显现,大部分省份的物流规模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有少数省份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处于停滞状态。这体现在东部地区1998年货物周转量的核密度曲线与2005年的核密度曲线形状类似,但2012年货物周转量的核密度分布曲线波峰向右升高的同时在左侧出现一段连绵的拖尾。(2)西部地区各省物流规模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货物周转量的核密度曲线表现为“双峰”并存,其中“主峰”的变化趋势先升后降,这与东部地区货物周转量分布波峰的变化趋势相反。说明西部各省的物流业发展速度不一,导致各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差距在2005年之前有所缩小,此后又开始拉大,见图2(c)。(3)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模式不同,1998年以来,中部地区各省的物流水平差距一直呈现出明显的拉大态势,2005年以来表现得最为突出。图2(b)清晰地表明,中部地区货物周转量的核密度曲线在右移的同时,分布波峰不断降低,并且由“尖峰”向明显的“宽顶”演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