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格思想的文化比较

作 者:
周波 

作者简介:
周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 济南 250014 周波(1952- ),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人格是广义文化的产物。文化是某一民族生活的总体样法,人格则是特定文化状态下形成的个体生存的性状。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生成的母体,决定着人格的特质;另一方面,人格又是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了某种文化的本质。从文化视角研究人格最能够揭示人格的本质内涵。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对照中西文化的不同,可以看出中西人格思想中体现的人格差异性主要特征:单向度进取型人格与双向度复合型人格;物我分立型人格与物我合一型人格;外向开放型人格与内向蕴涵型人格;行为独立型人格与德行自足型人格。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5)05-0027-13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5.003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文化热”的兴起,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格问题很快便流行起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不少学者着眼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来解释中西人格的差异,已蔚成风气。不过,这种从文化的视角对人格思想的研究所涉及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必须真正将人格问题放在中西文化的广阔视野中进行全面观照和深层探究,通过对文化与人格的双重剖析把握中西文化人格思想的异同,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简单比照和笼统概括上。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人格思想,必须把握文化与人格的核心内涵,以便使中西人格思想的比较研究贴近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根本理念。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西人格思想的异同,就需要明确文化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人格究竟在文化中占有怎样的位置?有学者认为人格是在特定文化状态下形成的,所谓人格其实就是指文化人格:“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格的界定是: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人格’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从西方‘人格’涵义的演变、中国特色的‘人格’内涵,及各学科对人格的不同界定,都始终没有脱离‘人格是文化的产物’这个主线。”①

      虽然作者把人格理解为“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过于笼统,不过却指出了人格是特定民族生存样式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揭示了人格与文化二者的内在一致性。文化作为特定民族的生活样式之说在学界已得到普遍认同。例如梁漱溟曾解释“文化”说:“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②钱穆说:“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③余秋雨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进而认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④可见,文化与人格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统一的密切关系。与此相类,有的学者进而指出人格是文化内涵的核心,也就是说人格体现着某种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内涵主要是实践本质和以实践为基础的人格,其中人格标志着文化区别于‘社会’的特殊本质,它是文化内涵之核心,所以应把人格视为文化的内核。但是作为文化之内核的人格,绝不限于现实的单个人的人格,而是指与此相关的体现在现实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格,包括蕴涵在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组织制度以及传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中的人格。”⑤

      概而言之,人格是广义文化的产物。文化是某一民族生活的总体样法,人格则是特定文化状态下形成的个体生存的性状。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生成的母体,决定着人格的特质;另一方面,人格又是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了某种文化的本质。因此,从文化视角研究人格最能够揭示人格的本质内涵。

      撇开关于文化内涵的种种争论,从整体的、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对照中西文化的不同,可以看出中西人格思想中体现的人格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单向度进取型人格与双向度复合型人格

      关于西方人格的文化类型,最有代表性的观点,除了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从艺术的角度提出的著名的“日神与酒神精神”之说,还有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提出的“古典社会的阿波罗型(日神)和现代社会的浮士德型”⑥之说,以及荣格在《心理类型》中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始模型”说,等等,可谓形态多种多样。至于中国的文化人格,由于涉及到儒、道、佛等不同的文化渊源,也体现出多种复杂的类型及学说。

      尽管中西方的文化人格都具有复杂多样性,但从总体上来看,西方的文化人格是一种单向度进取型人格;中国的文化人格则是一种双向度复合型人格。

      西方人的进取或进攻精神,除了因其海洋国家征战攻取的历史传统之外,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其早期文化经典。例如《圣经·旧约》中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经历40年艰难跋涉征战的宗教故事,《荷马史诗》中叙述古希腊人为夺回美女海伦与特洛伊人进行长达10年之久的征战的神话故事等,都是体现征战攻取的文化精神的早期原型。这种文化精神为历代所继承,形成了西方文化征服前进性的突出特征。

      西方文化的这一特征早已为中国近现代学人指出过。梁漱溟在20世纪20年代初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说:“如何是西方化?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或说:西方化是由意欲向前要求的精神产生‘塞恩斯’与‘德谟克拉西’两大异彩的文化。”⑦按照梁漱溟的观点,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有“这三个路径样法”:“(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这是三个不同的路向。”⑧西方文化属于第一种路向即不停地向前的文化。钱穆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人生十论》中则进而指出了西方文化状态下意欲向前的人生情态。他说:“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情态”;“西方人生,始终挟有一种权力欲之内感,挟带着此种权力无限向前”。西方意欲向前的文化造就了一种个体循着欲求一味向前的单向度人格。这种人格的优势是鼓励不断前进,战胜各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满足。然而这种人格也有着明显的缺陷,正像钱穆所指出的:“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