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房广顺(1960-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沈阳 110036;隗金成(1977-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6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发展,其内在本质为二者的契合奠定了科学性基础、价值性源泉和开放性前提,并使二者的契合体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等特点。促进二者的进一步契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华文化自觉,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责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习近平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①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历史命题。中国历经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历程,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其他价值观,其现实根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所谓契合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相似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在目标追求、价值取向、思维理路、培育路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是相容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在主流上更多地表现为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相互融合,业已成为相互融通、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三是相依性,表现为中华传统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滋养,二者构成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软实力支撑,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历史逻辑

      作为文化范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发展并演化至今的。然而纵观当前的研究,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还是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多以静态的眼光加以考察,把流动的、发展的文化变得固化乃至僵化,使“契合性”仅仅被当作一种状态而非过程,其真实面貌难以被准确认识和把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碰撞

      我们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基本的逻辑起点就在于二者在时空上存在交集,然而这种交集却不是自古已有、浑然天成的,而是在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历史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并走向深化的。众所周知,工业发展取得的革命性成果彻底打破了各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全面与世界对话的序幕,中华传统文化也开始了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交融和交锋。“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②于是,在同西方文化的角力中,向来以天朝大国自居的中华民族史无前例地处于劣势,整个民族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不仅严重冲击着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迫使中华文化不得不做出何去何从的历史抉择。

      马克思主义登陆中国之初,在不同文化派系的打压限制下,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围堵封锁下,特别是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比较机械和教条,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碰撞中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坎坷历程。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采取了科学的文化态度,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③进而创造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且在实践上仅用28年的时间完成从建党到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历史飞跃。新中国成立以后,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既是文化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近代中国进行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创造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在中华民族的古老大地上确立起来,社会主义价值观首次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迈向了全面对话的新征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对话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由社会思潮向主流意识形态的华丽蜕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跃居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培育,始终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中心问题展开的。然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既有发展进步的辉煌,也有失误和曲折的教训。有些人以此为由,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历史,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地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在理论上陷入迷茫、在思想上出现混乱、在实践中犯下错误。

      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重大贡献,就在于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虽然经历了曲折和坎坷,但却始终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始终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因而可以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原则、方向问题,只是策略、方法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才得以在中国得到如今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得以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坚持独立自主,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封锁,摆脱了“纯而又纯”的简单思维和僵化体制的禁锢,走出了不选边站队、不依附强权的发展道路。这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不久、各方面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言,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也彰显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因为坚持了独立自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存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彰显具有世界意义的特色和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才成为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