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自立到创新

———个关于技术学习的概念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路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孙喜(1982- ),男,山东济南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工业研究与科技政策,E-mail:cicasunxi@gmail.com(北京 100070); 路风(1955- ),男,北京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工业竞争力、创新与科技政策(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后进者技术学习的阶段性特征理应成为制定工业与技术政策的重要参考,但现有的技术学习研究并未对这种阶段性差异予以足够重视。通过对技术变化过程的分析,本文引入了“技术自立”的概念,以此刻画后进者以掌握国外现有技术为主的技术学习阶段,并说明了技术自立作为从技术依赖达到创新的一个必经阶段的重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自主产品开发在摆脱技术依赖、达到技术自立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以四个行业的经验证据给出了初步说明。文章最后讨论了一个独立的技术自立概念对我们理解中国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已形成广泛共识,但“自主创新”在理论上的模糊性也容易在实践中引发政策歧义。本文从后进国家技术追赶的历史背景出发,把从依赖外国技术的落后状态到能够创新的过程进一步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技术依赖→技术自立→创新”。这个区分可以从理论上厘清自主创新的概念和技术追赶的途径,从而使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更具可操作性。

       源于西方的“创新”概念,其本意是指将有关某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第一次付诸实施[1]。但这一定义对“第一次”的强调容易把后进者的技术追赶努力排除在创新范畴之外。因此,关注后进国家技术追赶的学者将创新重新定义为:一国企业能够做出世界上已有、但本国过去不会做的技术[2]。这个修正反映出后进国家技术发展的特定背景,这个背景也是产生自主创新概念的关联环境。因此,我们需要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关联环境。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就成为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同时期后进者的技术学习条件差别很大。美国和德国等早期追赶者都曾引进和模仿英国技术,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1870-1910年)却通过创新——创建一系列全新工业(围绕电力应用的工业、使用内燃机的工业和化学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并一举超越英国。此后,科学取代了工匠技艺,成为工业技术的基础,这使当代发展中国家不能像早期追赶者那样,通过使用技术来掌握技术,而必须对技术研发进行专门投资才能发展出技术能力,否则就只能获得无法应对技术变化的生产能力[3]。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创造新工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业和科学基础愈发复杂,这进一步排除了后进国家在掌握现有技术之前、通过创建新工业进行追赶的可能。因此,对于二战之后的当代发展中国家来说,学习现有技术就成为技术追赶的压倒性内容[4][5]。

       而从当代发展实践看,发展中国家从引进开始的技术学习大体出现了两种结果:一是长期依靠引进外国技术;二是在引进过程中掌握了国外现有技术并形成了本土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入可以凭借自身力量进行创新的阶段。其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前者:它们或长期保持低收入、或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而后者的典型则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二战之后唯一一组从低收入状态起步,最后跻身于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和地区。

       以上对比足以说明,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技术引进未必使其掌握技术并生成技术能力。本文把只能长期依赖技术引进的状态称为“技术依赖”,而把消化吸收、理解掌握外来技术,并形成本土技术能力的状态称为“技术自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第一,技术依赖和技术自立是发展中国家在学习外来技术时可能出现的两种状态,而决定这两种状态的关键是技术学习方式;第二,技术自立是当代后进国家或地区从技术落后发展到能够创新的中间阶段和必要条件(尽管还不是充分条件),但技术依赖则是自我持续的,因而无法走到创新阶段。

       在中国有关技术政策和自主创新的政策讨论中,同样存在着对技术学习阶段性的意识。长期担任工业行政领导职务的陈清泰就曾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实现技术来源由引进为主,转向在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自立(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并在一些领域挑战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实质性提高国家竞争力必须跨过的关键一步”[6]。

       上述引文表明:中国工业中技术依赖与技术自立同时存在,而且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创新的情况。这种复杂性对我们理解中国的工业发展和政策制定造成了难度,因此,将“技术自立”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定义,进而澄清这些不同状态的性质和原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尽管过去30年的创新与技术追赶研究不断强调“积极的技术学习”对于后进者的重要性,但现有文献从未以任何独立概念定义以掌握现有技术为目的的学习阶段(即本文的“技术自立”),其原因之一是其同创新之间模糊的边界。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从文献中看出两者的差别。

       有关日本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文献一再强调,对引进技术的本土化改造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很快意识到技术引进与本土学习相结合的意义:一方面,日本的“技术自立(self-reliance)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7];但另一方面,“引进国外思想并不只是简单地不加思考地照搬,而几乎总是有一定程度的选择和调试”[8]。对引进技术本土化的不懈努力使日本工业在70年代“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当时其他先进国家的工业水平”[8]。此后,日本企业和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正式研发以推动本土技术发展[9]。而金麟洙有关韩国技术发展代表作的题目——《从模仿到创新》同样概括了这两个阶段:在重点考察的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中,金麟洙都将其技术学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从依靠引进技术进行生产到基于模仿的自主产品开发;在具备产品开发基础之后向创新过渡,这一过渡大体发生在1980年代[11]。其中,“反求工程”一直被认为是日韩在第一阶段技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不依靠外国直接投资或没有取得产品设计或流程蓝图的情况下,尝试去制造和世界市场上某件产品相似的产品”[11]。这种入门级的学习方式,不仅使企业通过“理解模仿的产品和技能背后的原理”来发展本土技术[9],更使其“发觉市场潜在需求,并把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知识或产品推向市场”[10][12]。换言之,后进者通过“反求工程”获得的某些技能可以移植于其他本土化改造、甚至创新与正式研发。因此,“反求工程”不只是后进者技术学习的途径,更是其创新的起点[10][13][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