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路径与作用机理

——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韦琦,广东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武亮,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韦琦(1979- ),女,广西鹿寨人,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服务经济;武亮(1983- ),男,山西大同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营销战略、流通经济。

原文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工业化进程中,物流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对物流业的影响路径主要体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演进、城市化的扩展与信息技术的提升等四个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的整个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对物流业发展的“量”和“质”具有持续促进作用,但影响力表现出阶段递减的趋势,信息技术的作用却是一直在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对物流量增长和物流绩效提升均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作用表现稳定。城市化对物流业的“量”与“质”的影响不同,对前者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倒“U”形式,而对后者的促进作用较为稳定。因此,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应注意这些差异性,以有的放矢地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5)05-0032-09

       doi:10.16299/j.1009-6116.2015.05.005

       工业化进程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物流业应当与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相结合。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同,决定了物流业发展的区域性与阶段性。工业化进程的相关因素对物流业发展的条件有较好的解释意义[1]。物流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力量,两者协调的状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以往研究探讨了物流业在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微观上对行业的内涵与外延的影响,主要涉及物流业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发展模式、系统优化与仿真、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应急物流、产业融合、物流金融等,但很少有将物流业与工业化演进结合起来说明二者之间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本文拟梳理出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将之与物流业的发展纳入统一框架,阐述工业化进程影响物流业发展的效应与机理,并运用多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物流业的现有研究。

       一、工业化进程影响物流业发展路径、效应的理论分析

       工业化进程是传统农业型社会逐渐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3]。霍夫曼、库兹涅茨、克拉克和钱纳里等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城市化率来测度工业化进程的阶段[4]。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体现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衡量了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化率反映了城乡差距和有效需求的大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也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5]。

       因此,工业化进程既有总量的变化,亦有结构的转变,还会在空间上产生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也有很大不同。总量的增长主要通过科技发展,首先提高部门生产率,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结构的转变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演变,将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从而平衡要素在不同部门的生产率来实现;空间的变化主要通过城市化扩展,形成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并由城市文明的传播而实现;信息技术的提升则主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总量、结构、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变化既是工业化实现的原因,亦是工业化实现的结果。而这里所发生的每一个转变都对物流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工业化进程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路径与效应

       (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物流供需

       由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社会经济总量增长对物流业发展发挥总量效应,表现为对物流业的长期影响与整体改善。同时,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形成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关键[6]。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成为保持劳动生产率优势地位的关键[7]。

       首先,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带来经济总量增加,从而促进社会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现行资本也将得到更大的投入,进而提升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8]。其次,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将随之普遍提升,这将导致物流客体急剧增加,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势必也促进物流需求的多样化;另外也必然导致物流服务的高级化,如“次晨达”等。

       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从技术进步来透视劳动生产率对物流业的影响。其一,技术革新与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来源,为社会经济活动创造了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尤其是迅速降低信息成本的技术不断发展,使用于改进市场并促进商品流通的一系列制度在创新转变上有利可图,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其二,技术进步促进了新工具出现,丰富了物流供给范围,提升了物流供给水平。与物流相关的技术装备不断研发提高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展现现代物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特征。

       (二)产业结构的演进提升物流层次

       随着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表现出“轻工业→重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技术与信息集约化工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制造业越发达,对物流业的需求拉动效应越强烈。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物流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率与物流贡献率的关联度最高[9]。

       随着竞争强度的加强,制造企业越来越趋于追求专业化,产生外购生产服务的需求,将非核心环节外包给生产服务企业,物流外包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式。外包也将驱使物流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化,并不断进行创新。此外,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总量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拉动物流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物流服务产品质量,增强物流企业的规模经济。同时,物流业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而且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