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唯物史观的呈现方式与独特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唯物史观创立的思想行程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归结”的方式,而《资本论》中唯物史观的呈现方式正好与之相反,采取的是一种“上升”的方式。在其“上升”过程中,唯物史观既是一种运用,又是一种证明、深化和发展。在《资本论》中,唯物史观的研究和阐发主要是抓住生产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并通过“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两大思想来展开和得到体现的。《资本论》对唯物史观有着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又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即驱雾解蔽的功能、透视现象的功能、揭露矛盾的功能、价值指向的功能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1;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5)06~0004~13

       近年来,《资本论》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关注的一大重点。有关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全球化、现代性、公平正义、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的讨论,都集中涉及《资本论》。在《资本论》哲学研究中,唯物史观研究又成为重中之重。因为对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都与其唯物史观直接相关,而且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及其相互关系本来就是马克思理论的重心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看待《资本论》的唯物史观?如何看待《资本论》中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内在关联?如何看待《资本论》唯物史观对于研究和考察社会生活的方法论意义?这都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对《资本论》的唯物史观加以总体性的把握,不仅对于深化《资本论》哲学的研究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而且对于推进今天的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及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就《资本论》唯物史观的呈现方式与独特作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资本论》中唯物史观的呈现方式及其特点

       《资本论》既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它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唯物史观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对此,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照,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这里所讲的呈现方式,主要是相对于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表现方式而言的。由于唯物史观在其创立时期和在《资本论》中经历了不同的思想行程、体现了不同的方法特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呈现方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来看,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其思想行程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归结”的方式。出于对人类幸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强烈追求,马克思自始至终对社会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在其理论生涯的最初阶段,马克思信仰的是黑格尔哲学,因而更多强调的是从理性出发来看待社会问题,把国家看作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普遍利益的代表,理性与国家由此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使马克思第一次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由此引起对原有信仰的动摇,因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明确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并不是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问题都能在“国家”中来解决,而只有解决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的研究和异化劳动的分析,深化了原有的认识,其思想进展在于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的市民社会中划出生产来,并将其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提出生产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①。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不仅把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而且通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实物关系”的分析,触及“人对人的社会关系”。列宁认为,这一分析极富代表性,“表明马克思如何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的基本思想——即如何接近生产的社会关系这个思想”②。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社会历史思想的实质性进展就在于在阐述历史出发点即现实生产的同时,通过交往和交往形式的分析,形成了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和思想。正是借助于现实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研究,马克思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纵观这一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是从理性王国出发,通过层层分析,一步步地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理性—国家—市民社会—生产—接近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发现唯物史观的思想进程,按照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一个从天国到尘世的过程。因此,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就其思维方法的特点来看,运用的是“归结”的方式。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就是通过这种归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在《资本论》中,唯物史观呈现的方式或所体现的思想行程正好与之相反:它是从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商品关系入手,经过分析研究,一步步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直至它的最抽象的思想形式,从而生动地再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方式和思想行程显然采取的是“上升法”,即通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具体地揭示了经济关系是如何支配和影响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及其演变的,而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是在这一上升过程中得到具体体现的。就其内容来看,《资本论》第一卷重点是从商品分析入手,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最为本质的关系就是商品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演化趋向就是由商品关系的内在矛盾决定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则是从本质层次进入到现象层次的分析和说明。尤其到第三卷,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以及各类资本家分割剩余价值过程的分析,具体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各种现象的作用和影响,以致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道德、情感、观念、人格等都得到深刻的揭露。这种分析过程所体现的基本观点是和唯物史观完全一致的。再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谋篇布局来看,也是如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部分中,马克思在讲完“五篇结构”后,又专门列了一节阐述其研究的思路与内容安排,其标题是“生产。

       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

       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

       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

       法的关系。家庭关系”③。标题所示的内容,实际展现的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它以要点的方式反映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又将“五篇”结构改为“六册”结构:(1)资本;(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④在这一结构中,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分析开始,一直分析到资本与国家的关系、与国际的关系、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关系,同样展现的是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和“上升”的研究方法。

       对于上述“归纳”与“上升”两种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评论:“事实上,通过分析来寻找宗教幻想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出它的天国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这种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⑤在这里,他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一样,把两种方法做了对照,并且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一结论性的看法实际上讲了两层意思:其一,仅仅从人们的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中找到其共同的现实基础,即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相对说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宏观的历史解释方式,用不着各种细节的说明和阐述。相反,要从现实生活中引出它的“天国形式”,则远为复杂,需要作出具体的阐释和说明,因而要困难得多。其二,尽管这是一种困难的方法,但它却是“唯一的唯物主义方法,唯一科学的方法”。为什么?因为科学认识的目的就在于把握“具体”,把直观和表象中的具体变为思维中的具体;而要真正认识和把握作为社会整体的“具体”,不能靠黑格尔式的纯粹逻辑演绎,也不能靠“历史公式”的简单套用和推演,而是需要研究社会生活的大量实际材料及其内在联系,研究从抽象到具体的各个中介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上升”,才能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现实的具体,从而达到对一个社会的具体认识和把握。离开了具体历史过程的分析,离开了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最后的结论难免远离现实,不可能如实反映对象存在和发展的真实状况。所以,马克思在作完上面的评论后马上指出:“那种排除历史过程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缺点,每当它的代表越出自己的专业范围时,就在他们的抽象的唯心主义的观念中立刻显露出来。”⑥这就是说,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过程分析和“上升”性的研究,极有可能走向“抽象的唯心主义”。正因如此,《资本论》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坚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贯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