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大叙事到倾听个人发声

——青少年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权福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科研处,山东 济南 250014 权福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青少年研究两种典型的研究方法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建立在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具有严密、客观和可控的特点,通过研究归纳出普遍规则,通过分析找到变项与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质性研究重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性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主体价值倾向性,强调保持研究情境的自然状态。相比之下,质性研究方法使研究带有了“温度”,使学术具备了“热情”,也超越了宏大叙事“有限表达”的局限性,增强了普通读者的参与性,但需要研究者谨慎使用研究的“权力”,真正把发声的权力交给青少年。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字号:

       伴随着知识观转型,青年研究的方法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充实。近年来,笔者参与了两次对闲散青少年群体的调研与服务活动,一是共青团山东省委对山东省闲散青少年现状的调查分析;二是北京市某青少年服务中心对闲散青少年群体的调研与服务。两次调研运用了不同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到民族志的深度访谈,从宏大叙事到倾听个人发声,在青少年研究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尝试。

       一、实证主义范式下的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通过测量手段,用测量所得的数据来描述被研究的事物或过程。定量研究主要建立在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质上是相同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客观真实,这种客观真实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并且有规律性,可以通过人的不带主观偏见的观察和分析去把握,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揭示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定量研究强调研究者(观察者)和被研究者(被观察者)应保持一种距离,这样可以不影响被研究者的态度和立场。定量研究的工具在不同的情境和脉络下可以被重复使用,强调研究的代表性,相信通过研究可以归纳出普遍规则。要使研究结果可靠,定量研究必须有系统地选择样本和实施标准化研究的过程,通过分析可以找到变项与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

       笔者参与的山东省闲散青少年群体的调研,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摸清14-25周岁之间不在学、无职业(该状态持续时间一般为半年以上)的青少年的基本状况,包括数量、比例、生存状态、家庭状况、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现实需求和违法犯罪等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问卷2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202份,无效问卷48份,符合“不在学、无职业”状态的社会闲散青少年问卷2132份,占有效问卷的96.82%。调查结果显示,在230个社区中青少年总数为192692人,其中处于“不在学、无职业”状态的社会闲散青少年总数为12876人,占青少年总数的6.7%;男性高于女性13.5个百分点;独生子女占51.1%,非独生子女占48.3%(其他为被调查漏填);从年龄结构来看,14-17岁占12.0%,18-25岁占86.2%;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青少年占绝大多数,高达87.0%;从居住地情况看,居住在城区的占45.6%,城乡结合部的占28.6%,农村地区占20.5%;从其文化程度看,高中或中专以下的占33%,高中、中专占37.7%,专科学历的占17.6%,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11.0%;从健康状况看,绝大多数人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由于身体或心理健康的原因导致失学、失业的仅占3.8%[1]。这些数据充分显现了定量研究的严密、客观和可控的特点,为了解山东省闲散青少年的基本情况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数据支持。

       二、反身性理论范式下的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指通过观察和访问的手段,用所记录的词语来描述被研究的事物或过程。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的对世界的探究态度与方法源于自然主义、解释学、现象学等反身性理论。反身性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对象时,总是处在外在文化、主观情绪等主客观的成见之中,这些成见往往左右着人们能否真正地认识对象。例如,现象学指出,理解是要从被理解者的角度入手;诠释论则认为理解是双向的,是理解者和被理解者的对话和相互合作构成理解社会的现象。

       质性研究不追求所谓普遍适用的客观规律,通常描述的是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重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性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主体价值倾向性。质性研究强调保持研究情境的自然状态,认为任何事件都不能脱离其环境而被理解。为了更好地接近被研究者和他们的生活世界,理解他们的经验和思想,最适合的方法包括非结构性的访谈、深入访谈、口述史、生活生命史、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重视意义的解释性理解,主要目的是从被研究者、行动者的观点出发,对他们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诠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也是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经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另外,质性研究强调研究关系,认为研究者需要对自身的角色、个人身份、主体位置、思想倾向、自己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由于质性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被研究者的生活实际,强调从被研究者的角度看问题,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因此质性研究注重研究伦理,比如征得被研究者同意、对信息严格保密、尊重被研究者、公正地对待研究结果等,从而使研究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关怀色彩。

       例如,笔者在对北京市某区的闲散青少年群体的研究与服务中,选择了用口述历史的方法来探索闲散青少年的生活世界,了解、评估闲散青少年的需要。社区闲散青少年是社会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弱能,“这种弱能使得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再加上社会歧视,形成污名化的身份认同,从而与社会主流群体形成隔离”[2],“社会上,弱势群体(包括少数族群、妇女、老人、小孩等)的声音往往被忽略,她\他们的历史并非自己书写,而是由别人操笔,因而经常被压抑扭曲”[3]。被剥夺了发声权利的人,看不到他们的需要,服务和工作人员就没有办法直接介入。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北京市某青少年服务中心建立的闲散青少年资料库里,随机抽出16名闲散青少年进行了多次录音访谈,了解他们成长的生命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后期对录音访谈进行了逐字整理,并形成了《低空飞行的风筝——“不靠谱”的小白》、《灵魂深处的迷惘——“特别”的阿兰》、《北京青年之人生百态——明白的活着》、《小阳:靠近梦想的滋味》、《北京青年之人生百态——“卑微”的理想》等16名闲散青少年的生命历程故事。通过口述历史访谈,让他们的声音发出来,发掘他们被埋没和隐秘的生活领域,了解那些与个人经验有关而被忽略的生活范畴,明白构成不同生命历程的多重社会力量,让人们看到他们的需要,这样对他们的服务才能真正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