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4年12月5日,是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自2013年12月5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相继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南京青奥会青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这三个成就突出的青年组织回信[1],不仅高度赞扬青年人,更提出青年组织需要进行制度化建设、常态化建设,促进形成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青年自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形式,在共青团十六大报告中曾六次被引用而首次进入全团视野。青年自组织介于正式与非正式组织之间,具有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特点,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当地共青团的约束与引导,充分体现了青年的非正式性、社会性、发展性和制约性。在当今网络技术发展和社交方式更新的帮助下,青年自组织的建立、发展速度加快,所需要的运行经费减少,涉及青年却越来越广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其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大的同时,可控性却在逐步降低,基层团干部对于青年自组织的管理难度越发增大。因而,只有依靠管理理论,结合在社会大环境的基础上理解青年自组织的成因、现状、问题,才能形成一种规模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准确预测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趋势,并正确管理引导。 本研究将以复杂自适应理论(CAS)为基础,从青年自组织的特征出发,将CAS理论中组织自适应的主体聚集性、作用非线性、作用流特性和主题多样性特征引入青年自组织的分析框架内,建立一套适用于青年自组织的运行机制,通过其“协调—学习—进化”过程的研究,提出对组织间、成员间、组织内外环境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为共青团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责任履行提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 1.青年自组织的界定 自组织是指没有正式注册、不具有法人资格,按照一定宗旨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民间组织[2]。青年自组织,是指既没有到当地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拥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登记备案的,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青年的社会性、发展性,以及青年组织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发展过程,同时也反映了组织的“非正式性”[3]。青年自组织类型多样,但基本特征是相似的:一是自发成立、自我发展;二是没有上级归口管理部门,也未登记注册;三是大多由青年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而成立,目标非营利性,是大学生在相互交往或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于观念、爱好、习惯、需要等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群体[4],是青年人主动性与行动感意识逐渐增强、自身成长、娱乐与社交需求等客观存在的结合关系与心理交互作用的产物[5]。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交方式的更新变化,将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青年自组织推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呈现出组织动员迅速、活动空间增大、覆盖面广泛的特点。网络的兴起、新兴社交方式的普及,是青年自组织迅猛发展的关键性条件。它们影响着青年的人际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低成本的网络社交能够使青年方便、快捷、高效地运行自己的组织;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使青年突破地域、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扩展青年组织的活动领域;自由式的网络关系能够使青年无拘无束发挥自己的能力,释放自我的情感[6]。尤其是借助网络给传统的青年组织造成冲击,共青团、青联在召集、动员、引导和管理模式上,都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新特征[7]。 2.国内研究的进展 我国于2008年伊始正式提出“青年自组织”概念,研究起步晚、不成熟。2008年1月上海团市委在经过专题调研后提出“青年自组织”一词,此后又作为创新名词在团的十六大报告中六次引用而进入全团视野。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实证研究较多:例如韩德强、何跃、董悦等人对河北、上海、杭州等地的青年自组织进行调查,对本地区青年自组织的性质、特点、原因、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实证分析。韩德强指出:青年自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河北省青年自组织初露端倪,具有主体特定化、管理松散化、运行网络化、参与潜在化、走向多元化等特点[8];何跃认为,应该在创建、管理、评价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引导青年自组织有序发展提供有益指导[9];董悦在个案调研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青年自组织与传统官办社团的关系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建立彼此合作共赢关系,发挥共青团的“枢纽”作用。这些建议大多具有地域性和实践性,但其管理与引导也应该有着一套普适性的方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青年自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合法身份:由于我国对社会团体的管理规定中列明,需要单位审查同意,且有至少3万元的活动资金,因而青年自组织大多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同时单位不愿意承担相应责任而不予审查,因此绝大部分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另外,很多自组织成员对是否取得合法身份并不关心,担心一旦被正式组织“收编”后,会受到过多干预,使得活动形式化,或是被强行摊派任务,而失去独立性,使组织背离成立初衷。二是缺乏稳定资金来源:由于没有“合法”身份,青年自组织也无法吸纳社会捐赠,甚至担心企业赞助会使其浸染上过多的商业气息而避而远之,只接受少量的企业赞助。资金短缺成为青年自组织开展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10][11][12]。问题的发现、共同特征的分析,揭示出青年自组织运行的一般规律,可以以此为基础丰富青年自组织的管理方法,拓宽与完善青年自组织研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