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动态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
牛似虎,渤海大学经法学院;周宝刚,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庞浩,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内容提要:

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水平、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针对金融机构实际运作,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两阶段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实际案例分析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的过程,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15)28—0047—07

      供应链金融对于解决供应链资金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的渠道与便利。但现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金融机构还在基于传统信贷模式趋利避险,利用已有的风险评价基准评估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导致大多数供应链金融业务无法开展。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传统企业融资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其特点表现为:第一,融资参与主体多。由于供应链金融模式需要针对供应链总体授信,需要考察的主体不再单一;第二,风险考察范围增加。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不仅仅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风险,还需针对供应链整体关系以及行业整体发展进行考察;第三,融资过程复杂。由于参与主体与需要考察的范围增加,造成融资过程的复杂化。

      现有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包括应收账款、保兑仓、融通仓等模式,金融机构在风险考察与评价过程中,通常重点考察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风险,而针对供应链整体关注度不高,特别是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与经营风险的降低。

      基于以上分析,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过程中,需要针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整体过程进行思考,既要思考供应链开展前中小企业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也要思考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开展,带来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降低。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研究应动态思考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同阶段的变化。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与传统信贷融资评价有很大差异,在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选择方面也更加复杂。由于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融资业务开展较少,缺少相关的数据与评价标准,因此,根据供应链金融风险特点,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供应链融资模式实施与开展的基础保障与前提。

      与单一企业信贷融资不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融资主体中小企业、业务往来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供应链状况三个方面,这也是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的基础。根据金融机构风险监控工作的实际开展,结合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风险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价包括事前准入与事中预警两阶段指标体系,不同阶段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同。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中小企业是供应链融资的直接主体,风险评价需要对于企业的基本资质、经营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价分析。在事前准入阶段,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的基本状态,包括企业状况、信用状况与质物特征。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后,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持续跟踪,事中风险预警主要包括偿债能力与运营能力等。

      供应链核心企业是供应链融资的重点,也是供应链金融开展的关键。在事前准入阶段,需要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与行业地位等内容。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后,也需要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与融资的中小企业关系等。

      供应链运营状况是针对供应链整体的综合评价,尤其现有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的相关作用,因此,对于不同行业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与物流企业的支持需要持续考核。

      事前准入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侧重于供应链整体的稳定性,考察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尤其是现有的供应链金融包括的融通仓、保兑仓和应收账款三种主要模式,基本出发点在于核心企业的资信与偿债能力,相应其权重比例较高,而针对中小企业的考察主要在于企业基本信息的考察,其权重比例相对较少。与传统信贷风险评价不同,事前准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能够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门槛,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水平。

      事中预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供应链金融开展的可持续性,重点在于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而提升自身的实力,需要考察其偿债能力与运营能力,尤其根据供应链金融运作的原理,是否提升中小企业的自偿性能力,其权重比例相应提高,如果供应链金融业务不能够带动中小企业实力的提升,指标体系会为金融机构融资业务提出预警,进而停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进行。另外,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与供应链的长期趋势,包括行业的衰落、供应链解体以及重构,也会带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当然,相比较中小企业的评价,其权重相对较低。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的思路,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中,还需思考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等相关原则,指标过多影响评价模型的敏感度,指标过少又不能准确反映风险水平。

      基于现有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结合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本文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风险评价指标,包括事前准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7个基准指标(U[,i])和事中预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5个基准指标(V[,i])。从供应链整体评价出发,两阶段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三个评价指标,而二级、三级指标的设定存在较大不同。具体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模型选择与应用

      现有针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模型较多,既有定性评价的方法也有定量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模型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风险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设定;第二,基础指标量化的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