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与空间—行为互动

作者简介:
塔娜(1986-),女,内蒙古包头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E-mail:tanapku@gmail.com,北京 100871;柴彦威(通讯作者)(1964-),男,甘肃会宁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chyw@pku.edu.cn,北京 100871;关美宝,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香槟 61820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郊区化及其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时空行为研究认为推动日常生活方式的郊区化是解决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空间问题的根本措施。从日常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维度时空行为指标刻画群体的生活方式类型以分析郊区居民的空间—行为互动机制。本文采用活动空间和出行频率指标构建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并基于2012年在北京上地—清河地区进行的GPS调查数据将郊区居民划分为“空间排斥”、“本地化”、“郊区性”、“两极化”、“城市依赖”五种日常生活方式类型。研究发现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群体在活动分布、活动频率和交通方式上存在差异;并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郊区化对于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现工作日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性别、收入、年龄和工作时长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同时郊区设施配置直接影响着居民对郊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土地混合利用、商业设施密度提高更有可能实现日常生活的郊区化。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有助于分析郊区居民日常行为的复杂性,为理解郊区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构建城市研究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6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5-01-08

      DOI:10.11821/dlxb201508007

      1 引言

      近年来,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来研究郊区化,探讨郊区化与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生活活动空间重构、社会网络重建之间的关系,成为郊区化研究的新热点[1-3]。从居住郊区化转向日常生活方式的郊区化是解决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空间问题的根本措施。从个体行为角度分析郊区居民对于郊区空间的适应和融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这一研究仍比较薄弱,而这一研究首先需要对于郊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进行刻画。

      面对郊区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内外学者均提出了通过城市空间规划手段塑造合理的生活空间,构建本地化的生活方式[1,4-5]。国外已有大量关于郊区化与个体日常生活的研究,从出行距离[6-7]、出行次数[8-9]、活动空间[10-11]等角度深入探讨了郊区化导致的职住分离、长距离出行、高比例汽车出行等问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生活空间的郊区化等概念[3-4,12],并从非工作活动参与、出行距离、活动空间等角度对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侧面进行了探讨[5,13-15]。这些单一指标的刻画方式能够从不同维度分析城市空间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刻画居民就业空间、购物空间等特征,但是很难利用单一维度分析形成日常生活方式总体特征的认识,也难以分析行为对于城市空间的反馈机制和需求变化。从活动分析法的框架出发,已有研究认为需要利用综合的日常时空行为指标刻画群体的生活方式类型,进而分析居民的潜在交通需求和空间政策响应机制[16-17]。

      伴随着人文地理学的行为转向,时空间行为已成为透视城市空间的重要视角。国外研究中已经开始有学者探讨通过结合日常活动和出行指标刻画日常生活方式,提出出行表现了居民参与城市生活的活跃程度,活动空间表现了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集中程度,为本文的行为测度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1,17-19]。传统的研究主要基于活动日志、出行日志等问卷数据,由于无法获取居民具体的出行路径,对于活动空间的测度侧重停留时间较久的活动地点,并非真实的活动空间。基于这些问卷数据,活动空间刻画常用的方法包括标准置信椭圆法、多边形法、密度插值法、基于路网的最短路径分析法等[5,10,20]。随着移动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基于GPS、手机等定位技术的移动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行为的研究中,为居民活动空间的测度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利于多角度刻画居民日常行为的复杂模式。

      本文基于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利用GPS轨迹缓冲区方法生成样本个体的一日活动空间,并结合活动空间和出行频率指标构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指标,分析郊区居民工作日的日常生活方式差异性,并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郊区化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

      

      图1 北京上地—清河地区区位

      Fig.1 Location of the Shangdi-Qinghe area in Beijing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选取北京上地—清河地区作为研究案例。该地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五环外沿,共约16,常住人口约24万、就业人口约14万,是北京西北部大型综合性边缘组团、重要的郊区就业中心与居住组团(图1)。从区位与交通条件看,上地—清河地区位于北京市的五环外围,过境的高速公路和城铁将上地—清河地区与邻近的城市功能组团(如中关村城市就业中心、回龙观巨型社区等)以及中心城区相连;从住房类型及职能方面看,上地—清河地区覆盖了传统工业区、新兴产业开发区以及单位社区、政策性住房社区、商品房社区、城中村等多种建设年代和开发模式的居住区,人口构成多样,空间重构带来了区域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2.2 研究数据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9-12月间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小组开展的北京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调查对上地—清河地区除城中村、部队大院外的23个社区以及上地信息产业基地19个典型企业进行抽样,采用位置感知设备、互动式调查网站、面对面及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社区居委会、企业选取个791个样本(含543个社区样本、248个企业样本),每个样本的调查时间为一周,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居民一周的活动日志及GPS轨迹。最终有效样本709个(含480个社区样本,229个企业样本),有效率为89.63%。本文选取在上地—清河地区居住的有正式就业的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居民。将活动日志数据与GPS轨迹在ArcGIS 10.2中进行关联,选择活动日志完整、轨迹质量较好的样本共293名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平均年龄为36岁,86.69%的居民有北京户口,85%以上的居民拥有大专或以上学历,61%的居民月收入在2001~6000元之间,约30%的居民月收入高于6000元,86.69%的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63.14%的居民家中有小汽车,平均家庭规模为3.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