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8~0003~15 从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被刺后不久起,就开始流传一种说法,称宋教仁被刺是前沪军都督陈其美指使曾在其手下任谍报科长的应夔丞所为。随着国民党和袁世凯之间围绕“刺宋案”发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有关陈其美主谋杀宋的说法也越来越多,并将黄兴牵连进来,认为宋教仁被刺乃国民党不同派系间内讧所致。即使在“宋案”发生百年之后,仍有一些人怀疑陈其美为幕后主使,甚至言之凿凿,认为是事实。然而,只要细加考察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有关陈其美主谋杀宋的种种说法,皆无实据,不过谬说而已。其说之产生,既有反对党报纸之虚构,又有政府之影射;既有袁党之造谣,又有应党之诬陷;既有当时之传言,又有后来之杜撰。 一、最初之谣言 宋教仁被刺身亡当日,即3月22日,共和党《亚细亚日报》就于头版刊登了一篇言辞刻毒的评论文字,其中写道: 宋教仁者,国民党中自命为政治家之一人也。……既已备有政治家之形式,所缺者只未被暗杀耳。何物刺客,不惜一击为玉成之。虽然,国民党者,喜大言,善装饰,好勉强。……宋之被刺,又安知非该党中好弄手枪者故逞一击,以补宋之缺点,而成就其条件乎?果尔,则其术诚妙矣,独惜乎苦遯初耳。① 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影射宋教仁为其国民党同志杀害的文字。3月25日,上海西文《文汇报》又刊登北京来电云: 京内官场之意见,均以宋教仁遇害,必为其同党之人所仇杀,盖宋近来曾力主举袁世凯为正式总统,致为同党所忌。② 3月26日,上海《民立报》报道了法捕房带同译员偕国民党一人及西探三人、华捕四人在应夔丞家搜查情况: 抄得极要之证物,则六响手枪一把是也。该枪内尚存子弹三枚未曾放出,当日在站前后共放出三弹。拆验其中之枪弹,则与宋君所受之子弹同式,此其最要之证据矣。③ 该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但内容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还是《亚细亚日报》,于3月29日率先予以报道: 昨日京中传闻上海捕房于应夔丞宅中搜出手枪一支,上有“陈其美”三字,内存三个枪子,据云此项枪子与宋遯初受伤之枪子同一式样。④ 这应当是宋案凶器镌刻“陈其美”三字说法的最初来源。3月30日,统一党所办《新纪元报》又报道: 闻昨租界捕房在应夔丞家搜获嫌疑物件甚多,尤以手枪一柄最足供此案之参考。该枪系六响,其中尚存三弹,弹之形式、大小与宋受伤之弹恰同,枪头刻有“陈其美”数字。⑤ 同日,《大公报》也报道: 闻当在应寓搜检时,曾搜获最新式之快抢一枝,其枪身镌有“陈其美”三字,内贮子弹三枚,与宋教仁身中所取出者同一式样,且凶犯在车站放枪亦发三枪,尤为恰合,穷原竟委,是陈亦在嫌疑之中,故会审公堂亦注重此点。⑥ 同时,各报还提到应夔丞和洪述祖的关系,称二人与陈其美均有密切关系。如《亚细亚日报》称: 洪于革命时,曾为陈其美部下,因与应夔丞相识。应时为谍报科科长,洪所职与应相类。迨南北议和,洪被唐少川挈带来京,因其为北洋旧人,任以内务部秘书。⑦ 《新纪元报》称: 闻洪与(于)革命时在陈其美部下充当密查之职,同应夔丞职务相同,其相识亦始于此时。⑧ 《大公报》则说: 内务部秘书冯(洪)述祖与应夔丞原素相识,当辛亥冬间上海光复时,应在陈其美处充谍报科长,冯(洪)本与之同事。及唐绍仪由南京携冯(洪)同行,即荐交赵氏差遣。赵为内务总长,即任为该部秘书。⑨ 《顺天时报》也称: 辛亥革命事起,洪述祖及应夔丞等皆在沪军出力。及共和告成,沪军都督陈其美受(授)以总稽查。及唐绍仪赴沪,遂偕之来京,荐之于赵秉钧,位置于内务部,充为秘书。⑩ 此外,上海《字林西报》也刊登“北京访员”来电一则道: 与应桂馨往来之内务部秘书洪述祖,传称其初系由陈其美君介绍于唐绍仪君,唐荐于赵秉钧,任内务秘书之职。故洪氏之举动,或为政府代表,或为革命党窥伺总理。洪之由北京逃窜,与后说相近。苟此说不误,则反对赵秉钧之势可略减。(11) 实际上暗示洪述祖为陈其美在政府中安插之人。 面对各种传言,陈其美反应坦然。《大中华民国日报》曾报道说: 北京报纸中之为政府机关者,自宋案发现后,群欲以刺杀之事归之英士(即陈其美——引者),即沪纸中亦偶见之,英士闻之,一笑置之,谓:“此等造谣,其思想太卑劣。何者?愈造愈使人不信也。”(12) 事实亦表明,各报所传都是不实的。 关于凶器,捕房的确在应夔丞宅中搜出手枪一支,并且在租界会审公廨及上海地方审判厅预审时,均将其作为主要证物呈堂,但审讯过程中从未提到过枪身刻有“陈其美”三字,而且该枪也非报纸所传六响,而是五响。(13)其中尚存子弹两枚,与武士英在车站放去三枚相合,正好五枚;子弹式样亦与从宋教仁体内取出者相同,证明该枪确为凶器。(14)退而言之,就算捕房从应宅搜出了刻有“陈其美”三字的六响手枪,也不能证明陈其美就是幕后主使。因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时,应夔丞曾在其参谋部任谍报科长,陈若有赠枪于应之行为,亦属正常。倘若宋教仁系陈其美主使应夔丞杀害,则陈事前必与应商量刺宋细节,包括使用何种凶器等,岂有主使杀人而又惟恐人之不知,故意于凶器留名之理?否则就只能理解为应夔丞欲嫁祸陈其美了。还有,从捕房搜查证据,到会审公廨及上海地方审判厅预审,各方代表皆有参与,若捕房真于应宅搜出过刻有“陈其美”三字的手枪,何以从未要求陈其美出庭说明?何以政府代表律师从未就此提出过抗议?可见枪身刻有“陈其美”三字之说,不过捕风捉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