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父母角色分工及其与子女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家庭社会学等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受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不论中西方都遵循着“父主外,母主内”的家庭养育分工;父亲通常充当“养家糊口”和“重要他人”的角色,母亲则通常是儿童的“依恋第一人”。因此,在家庭研究中,有关母子互动、母子关系及母亲影响的内容非常丰富。但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职业母亲比例上升,家庭中的父母角色及其对子女的影响正在发生变化。自20世纪60、70年代起,西方学术界开始重视父亲研究,特别自1975年兰博发表的《父亲:孩子发展中被遗忘的贡献者》推动了人们对父亲研究的兴趣。我国也在近十几年中开始涌现相关研究,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父亲影响的心理学研究,着重介绍那些最具研究一致性的发现与观点。 一、父亲在位与儿童身份 国外父子关系研究超过50年,已经在父亲缺位和父亲参与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21世纪以来,“父亲在位”研究正在成为父子关系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 何谓“父亲在位”?克兰珀和牛顿等人在有关父子关系研究的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理论并借鉴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及神学等相关理论,从儿童的视角和体验出发,建构了“父亲在位理论”,提出了父亲在位理论的动力学模型,将“父亲在位”定义为“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即父亲对孩子的心理亲近和可触及。可见,“父亲在位”并非简单的、生理意义上的父亲存在,而是父亲留于儿童心理上的影响力,是孩子心理上的父亲建构。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反之,如果心理父亲在位处于消极状态时,将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概括相关研究,最突出的当是“父亲在位”对于儿童身份(或同一性)的影响。自我同一性,是儿童对自我的认识、评价与确定,源自上个世纪50年代埃里克森的理论。早在1986年,巴伯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女儿的自信与父女间伴随情感的接触(如亲吻、拥抱)有关,当然也与母亲的支持(如同意、赞扬、鼓励)有关;儿子的自信与父子间约定式的接触(如父亲将儿子抛起的游戏)有关,也与母亲的陪伴有关。 近年来,就父亲相对母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独特影响而言,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父亲对儿童性别身份的影响上。毕竟父亲的“男性”生理身份,是母亲不可替代的。儿童的性别身份,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是儿童长大成人后正确扮演性别角色和正确处理男女关系的前提。研究发现,“父亲在位”更有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及其稳定(李雪平,黄鸿,2013),社会学习理论对此给予很好的解释。对于男孩而言,父亲在位无疑提供了一个最近程、也最持久的性别榜样。男孩通过观察和模仿“心理上的父亲”,并与之生活互动,从而习得男性的特质以及与他人(包括同性和异性)的互动方式。对于女孩而言,父亲在位提供了一个异性榜样形象,父亲的言行和举止是女童用来修正自己性别角色的“镜子”,而且父亲与她的异性互动,也协助她确定自身的性别认同。朗罗伊斯和唐恩(1980)认为,在孩子性别角色及行为的发展中,父亲的角色比母亲的角色更有决定性。父亲对儿童性别行为的表现有比母亲更强烈的期待,这种期待会阻止儿童“不合适”的性别举动的发生,从而使他们形成受社会接受和称赞的性别认同。由此可见,父亲在位极大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平衡。有研究表明,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孩,难以了解男性的特点、男性的生活、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她们在青春期与男性交往时,常常会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美国心理学家尼金·玛洛娜女士也指出,女童长大成人后的很多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都在很大程度上受早期父女关系以及其父亲的独特行为的极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在位”所强调的更指向心理的在位,尽管父亲的生物属性、与孩子的实际接触是“父亲在位”的重要体现,但却不是必要性条件。换句话说,即使父亲每日忙于工作、与孩子的互动时间非常有限,但只要孩子心中有一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是“在位”的;反过来,即使一个父亲整日出现在孩子的身边,但其并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那么他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就起不到重要影响,或者说是心理上的“父亲缺位”。关于这一点,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给予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定义——“父亲的名义”。他指出,父亲不是一个人,而是象征着秩序的一个结构形成的原则。比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怒气冲冲的父亲变成了“父亲的名义”,或者“父亲的法律”,有时干脆就是“法律”,这才是那个控制着整个结构的东西——控制着结构的样式、控制着系统中所有元素怎样运动、怎样形成关系。因此,当今天的大众媒体、畅销书大谈“父亲不在家”、“父亲太忙”而带来若干儿童发展问题(如男孩危机)时,心理学的研习者们应更深入地走入家庭动力系统,去梳理更具解释力的心理作用机制,让“父亲在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而非简单的只是“父亲回家”。很显然,在女性充当全职妈妈的年代或家庭里,父亲对儿童的影响力依然是强大而独特的。 二、父亲教养与儿童的行为边界 如果说“父亲在位”给予儿童心理上的父亲存在感,那么“父亲教养”则是父子间现实的互动与连结,是实现“父亲在位”的过程与机制。父亲教养,是指父亲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亲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近年来的研究指出,事实上,父亲通过许多途径来参与对孩子的教养,包括为教养孩子提供经济支持、提供保护的形式、情感支持、教育、监护、情感表露和共同活动。 就父亲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言,除了前文提到的“身份建构”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协助儿童确立“行为的边界”。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即值得肯定与发展的行为;其二,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即需要(或必须)禁止与限定的行为。在社会性别的发展中,男性通常被要求更有理性、更重视规范与责任、更追求成功与地位;而女性则更多被塑造成感性的、善良的、友善的,更重视关系与沟通,更具有包容与协作性。因此,当男性成为父亲时,在教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投射出其“男性”的特质,对儿童给予更多的行为规范与要求,促使儿童行为边界的发展。相比之下,母亲更倾向于“关系”,更多传递给儿童社会交往中的柔性与弹性。因此,众多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投入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社会适应、情绪及偏差行为等具有显著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并非一个同质的群体,不同的父亲会有不同的教养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怎样的“父亲教养”能促进儿童发展的?怎样的“父亲教养”是抑制或者误导儿童发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