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教育,把挫折当礼物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莫愁(家教与成才)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考试没考好,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被同学嘲笑,就发誓再也不跟他玩了;被老师批评,就拒绝上学,甚至伤心到跳楼;毕业多年不去找工作,宁愿在家当“啃老族”……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就像只瓷器一碰就碎?

      据报载,安徽一14岁中学生和家人谈过不想上学以及想去打工的想法,经父母做工作后又回到学校,从那以后经常上网、旷课,最后“迫于各方压力”,一时想不开爬上了楼顶想要轻生。

      这案例虽然比较极端,但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就满满地享受了亲人的宠爱,这宠爱带给孩子幸福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被成长”。所谓“被成长”,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少了许多自我成长,比如本该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包办代替了;本该受的挫折,父母有意屏蔽了;在学校受点小委屈了,父母火速出面解决,等等。于是,孩子表面上长高长大了,看上去挺不错的——嘿,成绩好,人缘好,品质好。却不知道,孩子像是用积木搭成的漂亮马车,中看不中用,一遇到障碍物,立即散架、崩溃!

      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14岁少年不想上学而想打工,一定是在学习上遇到了许多挫折,跨不过去,于是就选择绕开、逃避——去打工总可以吧!打工又行不通,还得回来面对学校,那只好继续逃避——上网、旷课。还是不行?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挫折和逆境。如果不能正确地、积极地面对,即使那个14岁少年真去打工了,在社会上还是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你能保证他工作后就很愉快吗?

      如果父母只重分数不重心理素质培养,只重智商不重挫折商,孩子的成长始终是充满危险的。不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提高抗挫力和逆商,就像是让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在盘山路上驾驶,其危险可想而知!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不受挫折,难以成长。挫折商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挫折人人都有,看你怎样应对

      挫折商,也叫逆商(AQ),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遇到挫折就畏惧、退却、放弃,那智商再高也不能实现自我价值。不能创业,不能成功也罢,那就做个普通人吧,可普通人也不见得能做好,不见得能幸福!因为心态决定生活态度,生活态度决定生活质量,而生活中总会有挫折和障碍,就看你怎么去看待,怎么去处理了。

      面临挫折确实让人不舒服,焦虑、紧张、痛苦、愤怒等消极情绪也会纷至沓来,进而有了攻击、逃避、冷漠、偏执、退化等行为表现。

      但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合理的座次布局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学优生与学困生彼此搭档,对学困生是一种帮助。但一位前辈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不无感慨地谈起一段往事:某次考试后,他自作主张给一位成绩稍差但一直很用功的孩子调了座位,让他和全班排名第一的学生同桌,但前辈的良苦用心居然会伤害到这个固执的孩子。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肯踏进学校半步,而拒不上学的理由竟是“和好学生同桌缺少归属感”。尽管后来前辈为他调回了座位,其他任课教师也通过家访与其做了大量沟通,但似乎谁都难以走进他的内心了,心扉紧闭的男孩终于过早地踏入社会。如今再聊起此事,已经两鬓斑白的前辈依然悔恨当初的“自以为是”。

      好端端的一件事,硬生生地给办“砸”了,前辈的一片好心伤害了孩子。谁之错呢?我认为,一方面前辈不了解这个孩子的心理,如果了解了孩子的心理、个性,如果能和孩子先作一番私下沟通,征询他的意见,就有可能放弃这个自以为不错的决定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也确实出人意料,为什么这么在意和好学生同桌呢?其实,这背后还是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作怪,无法承受这种差距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虽然事后老师们做了不少补救工作,但依然没有挽回孩子的心。只能说,这个孩子心理防御机制不当,存在偏执的一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责怪这个孩子,正因为他是孩子,他的心智还不成熟,所以面临挫折不知道如何正确积极地面对。

      还有一位老师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位叫晓君的女孩刚升入初一,她乖巧懂事,成绩优异,有很强的班级管理与协调能力,堪称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表率。谁能想到,晓君升入初三以后犯上了严重的头痛病,每次只要一看书学习,头就会疼得撕心裂肺。起初,她忍着病痛坚持听讲,后来,不得不经常请假休息,直至晕倒在中考考场上被送进医院。出院以后,晓君进入当地一所卫校学习护理,直到那时我们才知晓她的秘密。原来,升入初中后不久,晓君的亲生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很快重组家庭并长年累月在外打工。父亲不在的日子,继母对晓君不冷不热。从周一到周五,倔强的晓君始终在学校住宿,其他孩子梦寐以求的周末恰恰是晓君最愁苦难熬的日子!这个要强的小姑娘极度渴盼通过学习来逃离自己不够圆满的家庭,改变自己当下的境遇,然而巨大的压力刺激着她脆弱的神经,头痛正是她精神抑郁的表现之一。

      我很同情晓君。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去世,继母不冷不热的态度,让她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倍感痛苦。于是,她用住校来逃离没有温暖的家,想用发奋苦读、取得优异成绩的圆满来弥补家庭与亲情的残缺。背负着沉重压力,找不到释放的出口,最终,生病了!这种牺牲身体健康换来的心理防护,没有谁情愿,压力和挫折如暗流般不断涌动时,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如果抗挫容忍力不够强,如果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够正确和积极,那只能由它主宰了!

      当逆境和挫折来临时,父母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积极化解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身心不出问题,穿越风浪,直达彼岸。

      挫折并不可怕,未来终将美好

      马云学生时代成绩不好,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强以专科生的身份进入杭州师范学院就读,离当时的本科线还差了5分。回忆阴差阳错“补漏”为本科生的当年,连马云自己都不禁笑侃:“我脑袋小,问题消化慢,其实笨着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