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辉,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美慧,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学术论坛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哪种渠道,都存在着对思维和实践起点的判断。意识形态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责任之一。无论教育内容如何变化,教育观念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一方面需要遵循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意识形态经历了经济化、军事化取向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取向。三种取向改变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方式,满足不同主体的物质、文化和审美需要。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对接、理性世界与生活世界对接、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对接,是探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逻辑起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5)06-0167-05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关系到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政治素养的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受到高等教育的空间和特性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创造知识的场所,意识形态的属性不是简单的传递—认同过程,需要在真理的评价中实现,这是其特殊性所在。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更需要重视“什么时候说”的时间选择,“说什么”的内容选择和“怎么说”的艺术选择。

       一、意识形态新态势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意识形态成为全球问题之后,经历了经济化、军事化取向,又出现了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取向。三种取向改变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方式。

       (一)意识形态文化化趋势挑战着价值认同方式

       作为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神话、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意识形态渗透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并通过这些文化传播和影响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就是其文化化的过程。意识形态的文化化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承载意识形态;二是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承载意识形态。

       文化生产是以创造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为目的的生产。文化产品是文化生产的物化形态。文化生产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相应的生产方式,生产出不同的文化产品。其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方式。农业社会是以科层制度和人情关系为基础,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科层制度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关系方式。居于塔尖的是君主,是一切权力的主宰者;依次往下,不同的权力主体拥有不同的管理职责。科层制度表面上是权力关系,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维系科层制度的观念支撑是君权神授、血统论、“三纲五常”等价值观念。人情社会是科层制度在民间社会的细化,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关系、基于地缘关系的乡情关系和基于科层关系的业缘关系等,凝聚了个体与个体的情感,个体与一定群体的情感,构成了科层制度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礼义廉耻的价值观,三从四德的道德观,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等,一起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观念主导了政治、道德、文学等文化形式。工业社会的推动力量主要是资本和科学技术。资本的本性是价值增值,而要实现价值增值,一方面需要调动人的物欲;另一方面是给资本提供不断增值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新元素,一旦进入资本运行的轨道,也成为资本现实化的助推力。自由市场经济和利己主义的合理化论证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文化产物。文化世俗化、市场化、信息化等等,又给这种文化赋予了丰富的色彩和消费空间。

       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化趋势影响了人们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有多种实现路径,强制灌输、文化渗透和利益引导等都是经常采用的主要方式。在文化和政治整体存在,以政治为中心的条件下,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多采用强制灌输。历史上,意识形态的强制灌输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军事霸权、政治专制、文化霸权等都作为实现的手段被采用过,数字霸权又成为一种新的方式。意识形态以多样文化载体出现,改变了单一的主导意识形态通过权威方式产生价值认同的生态,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复杂化了。仅以我国当下的状况而言,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外,至少还包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并继续传承的意识形态等。一定的意识形态获得价值认同需要在文化的多重影响下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新态势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认同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意识形态生活化趋势挑战着情感认同方式

       生活化是对理性化反思的话语收获。生活世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包括人们的认知方式。意识形态与生活的关系集中在政治领域。政治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在政治为中心的年代,其他生活被政治统摄,处于被遮蔽状态。一旦遮蔽解除,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即呈现出来。丰富的生活世界分解了意识形态统领的强势,也给意识形态生活化提供了空间。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体验性、参与性、意义生成的自主性等特征。

       从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来看,情感认同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基于集体记忆的历史情感沿承。历史是先人与今人情感链接的纽带,对历史的认同也是对家族、民族的情感认同。自古以来,通过历史教育人,进而保证情感的认同已经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方式。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重读历史、重写历史等方式试图颠覆人们已有的历史记忆,给历史情感的沿承带来了一定挑战。第二,基于主体利益相关性的牵引。利益是获得情感认同的基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时提出了物质利益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作用,并论证了工人阶级物质利益的应然定位。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掌握政权之后,利益关系从应然状态发展为实然状态。“代表谁”的问题因此产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梦与个人梦关系的理解深化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化已经成为事实,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如何在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保障民生,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分配方式等途径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共享改革开放红利,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情感认同。第三,基于逻辑演绎的理论说服力影响。“‘以理服人’包含以下几层意蕴:其一,‘理’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其二,‘以理服人’是知识形态转化为受众的思维形态的过程,是认识世界与解释世界的统一。其三,‘理’之所以能够服人,源于‘理’本身的彻底性和人对“理”的可接受性的统一。”[2]晓之以理,所说的就是理论的说服力。理论以其彻底的解释力也可以产生情感认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