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13(2015)03-0013-11 一、引言与回顾 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群体,在流动人口规模剧增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生代流动人口已占流动人口半壁江山,其婚姻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很少有关于专门研究新生代流动人口婚姻问题的成果,尤其是与婚恋方面相关的问题。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生活场域已从传统的农村转向了大城市,其婚恋观念与行为在城市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冲击下也发生较大的改变(风笑天,2006)。可是,目前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婚姻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将以通婚圈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通婚圈是指伴随着两性婚姻关系的确立而形成的社会圈子(唐利平,2005),也有人将其称为婚姻圈(韦小鹏,2008)。通婚圈可以分为等级通婚圈(李雅南等,2013)和地理通婚圈。我国学者对整个通婚圈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关于流动人口尤其是新生代流动人口的通婚圈研究更是寥若晨星。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通婚圈发展变化态势判断。其中有认为扩大的,如刘传江(1991)、李富强(2000)、段成荣(2003)等;有认为缩小的,如邱泽奇和丁浩(1991)、新山(2000)、周丽娜(2006)等;也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通婚圈变化不明显的,如雷洁琼等(1994)和满永(2005)等;还有认为扩大与内卷同时并存的,如韦美神(2008)、李长印(2012)等。(2)通婚圈变化的原因分析。唐利平(2005)把造成上述不同观点差异的原因归结为不同研究者的调查时间不同,调查地点的选择不同,甚至是调查角度的不同。孙燕(2009)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通婚圈本身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影响通婚圈变化的因素诸如择偶标准、经济变迁等因素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3)通婚圈变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如杨爱民等(1994)、许传新(2012)等。(4)人口迁移流动对通婚圈的影响。如风笑天(2006)、郭显超(2013)等。(5)自王春光(2001)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之后,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问题才逐渐进入研究视野。 纵观打工潮背景下通婚圈研究发现,不同学者出现了不同乃至相反的结论,但大多认为通婚圈扩展的趋势非常明显,这些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已有的研究绝大部分建立在局部地区之上,缺乏代表性。并且也没有将新生代流动人口已成为流动人口主体的认识转变过来,从而忽视了新生代流动人口大部分即将在流动过程中完成的婚恋以及生育问题,而婚恋作为生命历程的重要转折点,代表着社会角色与行为的重要转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界定 本研究数据来自原国家计生委(现国家卫计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专题。虽然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当前使用较多的是出生年代法,本文沿用出生年份是否在1980年及以后为划分标准。按照出生年份是否在1980年及以后的标准来划分“新生代流动人口”,将新生代流动人口界定为(截至调查时点):在调查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年龄在16-31周岁之间的流动人口。本研究主要对初婚有配偶人群进行分析以展现新生代流动人口的通婚圈基本现状,同时将其分为流动后结婚的群体与流动前结婚的群体进行比较,以分析人口流动行为对通婚圈的总体影响,接着进一步分析流动后结婚群体的一些基本流动特征与通婚圈的关系,以便发现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通婚圈的变化。 (二)研究方法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单变量描述与双变量交叉统计分析。受数据的局限,本研究对通婚圈测量没有采用出生地法,而是用夫妻的户籍地取而代之,这样做有一定的缺陷,因为调查时点的夫妻户籍地由于婚姻迁移导致并不一定与结婚时点的户籍地完全吻合,而在婚后户口发生迁移的流动人口,调查时点有可能是远距离的通婚却被测为同地区的通婚圈,因此这是对现实的保守估计,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这被低估的水平下迁移流动还能对通婚圈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话,那么现实中的影响作用只会更加明显。 三、人口流动对地理通婚圈的影响 (一)新生代流动人口地理通婚圈的基本状况 根据新生代流动人口夫妻户口登记地的情况,将地理通婚圈分为流入地本地通婚圈、同县市通婚圈、省内跨县市通婚圈、户籍地邻省通婚圈和其他地方5种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通婚圈主要在省内同县市范围内,跨县市和跨省通婚的比例总体并不高,其中跨县市通婚占12.52%,跨省通婚只占5.82%。可是,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打工潮出现之前(1978-1982年)一些农村的通婚地域多为本村或本乡范围,而跨县和跨省通婚的现象非常少,而在打工潮爆发以后(1983-2010年)通婚圈逐渐由村内、村际通婚转向跨乡、跨县和跨省通婚(熊星星,2010)。因此,可以从中看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通婚圈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扩展。另外,还可以从不同代际的流动人口通婚圈变化中分析新生代流动人口通婚圈的特点。通过揭示不同亚群体之间可观察到的各种差异,可以直接引导我们去调查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与后果(W.P.Frisbie & F.D.Bean,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