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在什么样的基点上开始哲学征程的?

——以《伊壁鸠鲁哲学》中对“天象”的分析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聂锦芳,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马克思哲学起始点的状况是他最终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基准线。作为早期作品的《伊壁鸠鲁哲学》不仅仅是摘抄,而是马克思当时一些朦胧而朴素的想法乃至不无矛盾和混乱的思绪的记录,构成一幅复杂的思想图景,涉及诸多重大而永恒的哲学问题,不管他当时的思考是否有明确的答案,或者与后来思想的发展有多么大的差别,但能进行这种思考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哲学高度、境地和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苦心孤诣的探究并没有悉心体悟和领会,甚至某个时期所宣传和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的地方都没有达到马克思哲学起源期的水准,这是多么大的错位和缺陷!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字号:

       当一个人超越个人安身立命的功利考量而对世界和人生的存在方式及其意义开始进行思考的时候,意味着其哲学自我意识诞生了;如果他一生都在关注和探寻这些重大而永恒的哲学问题、前后的思考构成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那么起始点的状况昭示的将是他最终所能达到的思维高度的基准。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来说,情况正是如此。他毕生能致力于对资本进行不懈的探究和批判,源自不断提升的哲学思维对其把握社会问题的奠基性意义;相应地,理解他那精深而复杂的思想世界,离不开对其哲学发展历程的追寻。然而,遗憾的是,在学界对马克思数十年理论建构过程的研究中,起始点的情形往往被忽视,以至于出现过某个时期宣传和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其哲学发轫期的思想还要简单,甚至低于这一时期的水准。这是很不正常的状况;我们加强对马克思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研究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杂内涵和论证逻辑的理解。

       马克思哲学自我意识诞生、漫长的哲学征程起步始于其大学时代,当时他思考的议题主要来自古希腊晚期哲学。柏林大学读书期间写下的题为《伊壁鸠鲁哲学》的七本笔记,就是这一阶段他学习和思考的记录。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文献本来就少,而伊壁鸠鲁本人的著述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封信件和个别残篇,这样,就需要把他人所记录和阐述的伊壁鸠鲁散乱的思想明确化、条理化和一定程度的体系化①,以便于进一步评论和分析。马克思的笔记一开始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这也是它被编辑归为MEGA第四部分的原因,只是到每一本笔记的三分之一篇幅后,马克思自己的观点阐释大大加强了。所以,仔细研读就可以发现,这些笔记和评论其实不仅仅是摘抄,而是马克思当时一些朦胧而朴素的想法乃至不无矛盾和混乱的思绪的记录,构成一幅复杂的思想图景,涉及的问题包括:世界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人如何思考世界?人思考世界的目的何在?人思考世界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可能的结局?人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等等。现在看来,能对这些永恒的哲学问题进行思考无疑是哲学思维产生和发轫的表征,不管他当时的思考是否有明确的答案,或者与后来思想的发展有多么大的差别,但能进行这种思考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哲学高度、境地和水平。

       一、世界的存在方式、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马克思的思考借助伊壁鸠鲁提供的议题而展开,但后者对世界的解释却充满歧义。

       伊壁鸠鲁把世界看成是天体的总和,即包括地球在内的诸星球及其全部现象的存在,并且认为这是从无限性中分出的一部分,即无限中的可见部分,所以必然包含着确定的界限。超出界限,世界就不存在了,或者说不是世界了;而一旦界限消失(崩溃),就会陷入混乱,因为在有限性不存在的情况下,无限是不能理解和把握的。他还描述说,世界的界限是固定的,但形状各异,或者是圆的,或者是三角形的,也可以是任何一种别的外形,“所有这些样式都是可能的,因为这些状况没有一个为现象所否定。世界在哪里结束是不可知的,但是这种世界有无数之多是清楚的”②。此外,伊壁鸠鲁也解释了属于界限内的世界上的具体事物,认为它们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永恒的或者一成不变的,因为它们都是复合体,各部分都是会变化、充满偶然性的。同样,也不应该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会具有同样的形状,恰恰相反,它们彼此是有区别的。伊壁鸠鲁的说法给马克思留下了进一步探讨、分析和评论的余地。

       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上述关于世界结构的学说的贫乏性是显而易见的,单就世界是地球、星球等天体的复合这一点什么也说明不了。一般地说,一切具体的物体都是复合的,按照原子论的观点,就是原子的复合。而“复合”是什么意思呢?复合的规定性就在于,它表明复合的要素之间是有差别、有界限的,因此,把世界称作是从无限性中分离出来的一块,然后又说界限是准确的规定,不过是同义反复、多余而无意义的解释,因为一块是从另一块中分离出来的,并且一个具体的东西同另一个东西不同总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界限之分。

       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世界、事物有无界限,而在于界限是世界、事物直接、天然存在的,还是必须有什么因素参与进去才能得以明确和显现,才能知道这界限到底是什么?马克思的理解是:“界限却正是需要解释的东西!”③就是说界限和特有的差别显然是先天存在的,但它们究竟是什么、意义到底何在却是必须由人来赋予、领会和明确的。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必须把界限、差别归结为不确定性的观念,这就意味着,“世界”这一观念的本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存在于通常的思维中,而说明界限、特有的差别的根据就是这种观念的内在性和必然性。所以,世界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在思维中创造、产生和内部再现的,外在世界在意识中的存在就是这种“解释”。这与说神是存在的、是可以证实的,但是神之所以为神的特殊规定性的内容通常却是不容易被理解的、意蕴无穷的情形完全一样。

       这种思路能不能进一步推进呢?即撇开纯粹外在的世界,把世界、事物的界限设想为任意的、是人为空间界限确定的任何规定,这样“世界”就成为一种不确定的观念性存在,是人用任何方式确定的感性的统一;或者说得更好理解些:世界系一半是有意识的人、一半是作为人的意识与外在世界中介的感性表象,世界的规定性和界限就像这些感性表象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的意识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的。此外,如果说,世界的存在方式不是实体性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那么这种变化就不是外在世界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人来理解、思考和总结的。人起初确实是被动地接受现实环境的具体情况,而去做各式各样的事情;但是,随后人的理性、观念就要对自然所提供的东西进行整理、思考和加工,并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发现予以充实,这样的结果是认识某些事物和事件比较快,而认识另外一些事物和事情则比较慢;在某个时代人的认识有伟大的进展,在另外的时代进展则比较缓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