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5-0025-06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5.05.004. 一、引言 公益创业也译为“社会创业”,是成功结合商业营利与社会公益的新型创业理念与模式,其核心是利用市场机制创造社会价值。随着公益创业潮流的推进,公益创业教育也演变为新热点。公益创业教育的要义就是培养与触发公益创业动机[1]。青年是公益创业的生力军,熟悉青年公益创业动机的水平与特征可以预测并引导其公益创业行为,提升公益创业成功效率,辅助构建有效的青年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的针对性。 1985年,勃纳德·威纳指出动机是构筑人类诸多行为的动力基石,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引导该活动偏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2]。菲利普·奥尔森和黛布拉·博瑟曼指出创业动机是隐藏在创业者的背后,激发、维持、调节与引导创业行为的一种内驱动力[3]。罗比乔德·伊夫等将创业动机视为经营企业所有权而获取的,决定企业家行为模式与企业兴衰的企业家目标[4]。斯科特·谢恩认为创业动机是个体的一种自发性,一种可以影响机会感知、资源获取及创业活动执行的意愿[5]。国内有学者指出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创业正是创业动机推动下的一种创造性社会行为[6],一个系列机会识别、评价与寻求资源开发的不断演变过程[7]。 虽然学界在创业领域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创业意向与创业风险等方面,在创业动机的实证研究方面则显得比较匮乏[8]。作为崭新的创业领域,公益创业巧妙地融合公益服务与创业发展,已取得跳跃式发展。开创公益创业新趋势的青年公益创业也已转变为活跃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9]。本文选取青年公益创业者为研究样本,对公益创业者动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探究青年公益创业热情和推动青年公益创业。 二、研究工具 有关创业动机的测量探究历来是创业领域实证研究的一个热门议题,但限于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成熟的创业动机测评问卷。库拉特克和纳夫齐格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提炼了一套包括外部激励、内部激励、独立与自我控制、家庭保障四结构的创业动机测量模型[10]。库珀和莱布兰德以英国营利小企业家为调查对象,指出在创业者心中最重要的创业推动力依次为“个人获得成功感”、“按自己方式做事”、“做长远规划的自由”,而货币收益仅归属为一种次要推动力[11]。张凯竣和雷家骕基于成就目标理论,提出创业动机是能够维持与引导个体成功创业的行动力量,包含了精神动机、名利动机和责任动机三维度[12]。曾照英和王重鸣通过大样本数据验证性因子分析指出,国内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可以划分为事业成就型和生存需求型两类,每类又囊括不同的子维度[13]。粘永昌指出大学生创业是做好创业准备的大学生与合适的创业环境相融合的产物,其创业动机有一定的独特性,并提出了创业动机“四因素”说——生存的需要、积累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就业的需要[14]。与传统的商业创业不同,公益创业具有显著的社会目的与使命,表现出明显的利他动机,也具备自己的特色。本研究基于创业动机四结构测量模型,综合上述相关学者的研究,融入青年公益创业特性,采用归纳法构建青年公益创业动机的内容维度,并自主编制了《公益创业青年调查问卷》初稿。通过青年恒好项目工作委员会专家的修改,形成最终问卷。该问卷分为四部分:个人与企业基本情况、公益创业历程、公益创业现状、对青年进行公益创业的看法与建议。 三、样本与数据 本次调研借助国际劳工组织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了解企业)”项目对高校“KAB”体系及公益创业组织机构的创业青年发放网络调查问卷,收集所需数据资料。创业青年自愿填写的所有信息将最终反馈到“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可以确保问卷填答人对问卷中的题项都提供了高质量的可靠评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44份。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本研究所获样本分布地域宽广,涵盖了北京、河南、安徽、湖南、青海、内蒙古等24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从所属行业来看,既有常见的教育文化、扶贫开发、老人和残障等传统公益创业领域,又有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网络传播等新型公益创业领域;从组织成立年限来看,既包括成立不到半年的初创组织,也有成立三年以上比较稳定的公益创业组织;从产权性质来看,既有传统的非营利组织与商业企业,也有兼顾公益与营利的社会企业,但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居多;从企业人员规模来看,既有不足30人的小团体,也有100人以上的大型公益创业组织。样本公益创业项目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综上分析,本研究样本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具有一定代表性。
四、结果与分析 (一)青年公益创业意向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在回答“您对青年进行公益创业持有怎样的态度”的问题时,80.1%的青年选择“持认同态度”,2.8%的选择“反对”,还有17.2%的选择“一般,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及是否有公益创业意向时,76%的青年表示有,认为公益创业的公众接受度及参与度会逐渐提高,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2%的持不明确态度,认为公益创业的发展会随国家政策波动。此外,对于影响公益创业的成败因素,只有2.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另有52%的青年选择受单一因素影响,“社会关系”、“创业基金”、“创业伙伴”成为影响公益创业成败的三大主要因素,分别占到样本的14.7%、14.5%、14.3%。同时,在关于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优势比较中,84.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公益创业具有多重优势,主要体现在很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占72%)、缓解就业问题(占50%)、创造社会价值(占50%)、低壁垒(占48%)和顺应社会发展(占45%)等五方面。可见,青年对公益创业的理性认识还比较乐观,对公益创业的风险认识、发展前景也较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