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欲”论的官德意蕴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小九(1968- ),男,河南温县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廉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河南 焦作 454003

原文出处:
廉政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

《论语》“不欲”思想的内涵是节制欲望,即在禁欲与贪欲之间寻求一种“中庸”状态。为政者的贪婪是春秋末期一种普遍的政治事实,这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不欲”思想具有明确的官德指向,“不欲”是为政者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孔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节制美德的君子。“不欲”论对我国廉政建设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在于,鼓励官员向具有节制美德的榜样学习,以崇高的道义来引导欲望的升华,以刚性的规则来制约欲望的泛滥。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5)04-0080-05

       在《论语》中,在人的欲望的调节与控制的问题上,孔子依据一以贯之的中庸原则,提出了“不欲”的主张,即克制过度的、贪婪的欲望,努力在禁欲与贪欲之间寻求一种恰当的、合适的平衡,努力实现个人的身心和谐以及社会不同等级之间的利益和谐。孔子的“不欲”论主要是针对为政者的贪欲提出来的,是其“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篇》)思想的重要内容,有着鲜明的官德指向,对我国当下的官德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一、“不欲”论的思想内涵

       《论语》有七处提及“不欲”,其中两处指的是一种德性标准,其含义是节制、不贪。一处是《颜渊篇》中,季康子向孔子抱怨猖獗的盗窃问题时,孔子对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另一处是在《宪问篇》中,子路向孔子问及“成人”的标准问题,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在其余五处的语境中,“不欲”意思是“不想要”“不希望”等,本身不具有实质性的伦理意义,如《颜渊篇》和《卫灵公篇》中都出现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构成独立的道德规范,不是本文论述的对象。

       作为德性要求的“不欲”,不是禁绝人的正常欲望,而是要克制过度的欲望。这一理解是符合孔子的中庸原则的,中庸之道就是“叩其两端”(《论语·子罕篇》)、“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就是在“过”与“不及”之间把握好一定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属于“过”,达不到这个“度”属于“不及”。在人的欲望的把握上,“欲而不贪”(《论语·尧曰篇》)正是中庸境界的准确表达。孔子尊重人的正常欲望的满足,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篇》),他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篇》)与此同时,孔子强调人的欲望要求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要以道义来约束欲望,“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篇》),“见得思义”(《论语·子张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不欲”是“成人”的主要德性之一。“成人”就是“完人”“全人”,就是具有仁德、智慧、节制、勇气、才艺与礼乐修养的人。孔子在阐述“成人”的标准时,提到“公绰之不欲”(《论语·宪问篇》),这就是说,“不欲”是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朱熹在论及孔子的“成人”之道时,将“不欲”阐释为“廉足以养心”(朱熹《四书集注》)。在《论语·宪问篇》中,原宪问孔子,“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这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贪欲的毛病,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孔子认为申枨不能算作一个刚毅的人,原因是“枨也欲”,即申枨的欲望太多。可见,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的君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人格完美的“成人”,就必须具备“不欲”、节制的德性。

       节制欲望会造就社会和谐,放纵欲望会导致社会失衡。以鱼的获取方式为例,孔子主张“钓而不纲”(《论语·述而篇》),即要用鱼竿来钓鱼,而不要用渔网来捕鱼。我们不能够把“钓而不纲”简单地理解为孔子的一种个人生活习惯,必须看到其中蕴含着的深刻内涵。贪欲者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一网打尽”或“竭泽而渔”的获取方式,必然后患无穷,既会破坏生态的可持续性,又造成了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占有上的严重失衡,还给后代子孙的利益获取制造了巨大障碍。因此,从创造人与环境的和谐、代内利益的平衡、代际利益的和谐考虑,只有抑制贪欲,使其不至于产生破坏性后果,才能够让世世代代的人们都能够共享自然带来的“取之不尽”的利益。

       关于人的欲望的合理控制,《论语》还有其他形式的表达。《论语·子罕篇》记载,孔子称赞子路不以“衣弊缊袍”为耻时,引用《诗经》中“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一句,其中“不求”就有“不贪求”的意思。当颜回向孔子问及关于仁的道理的时候,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论语·颜渊篇》)所谓“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不正当、不合乎道义、违背礼仪要求的欲望,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戒色”“戒斗”“戒得”是人生不同阶段欲望控制的着重点,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影响人的生命的和谐。

       二、“不欲’’论的官德指向

       “不欲”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从普遍性的角度讲,是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要求,即任何一个人都应当节制自己过度的欲望。从特殊性的角度看,孔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不欲”论,是有其明确的现实针对性的,其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处于社会上等阶层的为政者。这就是说,孔子的“不欲”论具有突出的官德指向,要求为官者一定要养成“不欲”的美德,节制贪婪的欲望,为民众做好表率,这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

       之所以说孔子的“不欲”论具有鲜明的官德指向,主要理由有如下方面:

       第一,为政者的贪婪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一般说来,作为政权运行的管理者,为政者实际上掌控着多种社会资源,他们对于财富、权力、享乐等资源的敏感性较其他人群更为突出,在一个没有有效约束的机制下容易滋生膨胀的欲望。在剥削制度下,不平等的经济现实和政治现实使得贪婪成为剥削阶级共同的、必然的人格特征。王亚南先生指出:“历史家昌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砍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廉吏偱吏在历史上之被重视与被崇敬,乃说明这类人物该是如何的稀罕。历代对于贪官污吏所定法律之严酷,更说明这类人物该是如何的多。”[1]从《论语》的记述看,贵族阶层的贪欲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季氏在“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篇》)的仪式中,梦想着做一国之君的荣华。季氏虽然已经达到“富于周公”(《论语·先进篇》)的地步,却还要通过增加税赋的方式大肆聚敛财富;孔子的弟子冉有不仅没有制止,反倒帮助季氏搜刮民财,孔子怒不可遏,当着众人宣布冉有“非吾徒也”(《论语·先进篇》),将其逐出师门。权贵们奢靡腐化,沉溺于宝马和女色之中不可自拔,“好色”重于“好德”(《论语·子罕篇》),“齐国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朝”(《论语·子罕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