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嵌入视角下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演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健(1959-),男,福建省福清市人,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福建 福州 350102;刘荷(1987-),女,福建省莆田市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福建 福州 350102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服务业外商投资的进一步放开,跨国公司开始通过进驻物流园区、推动某些物流园区形成等方式,以集群核心企业的角色影响我国物流业特别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跨国公司嵌入视角下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演化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嵌入的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而突变式演进的,跨国公司嵌入的主要作用是形成集群的“集聚内核”,吸引关联企业及物流需求的集聚;集群经济与社会网络互相融合,其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且网络中多为强关系,知识网络中的联系比较松散,内容单一且联系对象呈两极分化态势;集群核心型和参与型跨国公司的嵌入过程及其对集群网络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核心型跨国公司在集群中主动结网,始终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充当集群资源、信息的“守门人”,而参与型跨国公司被动结网且随着集群的发展而逐渐由网络中心向边缘转移。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8-0026-07

      近年来,各地通过投资建设以物流园区为代表的物流枢纽,培育和扶持各类物流企业并吸引国内外实力雄厚的企业入驻,加快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服务业外商投资的进一步放开,跨国公司通过进驻物流园区、推动某些物流园区(基地)形成等方式,以集群核心企业的角色影响我国物流业尤其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有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发展时间较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或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般认为跨国公司能够促进集群企业国际化,推动集群结构优化,打破集群锁定现象,[1-2]但这种促进作用取决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联系的密切程度。[3-4]王雷[5]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集群企业的关系能够增强跨国公司在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张方华等[6]的研究表明,本土企业通过网络嵌入能够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集群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提高集群创新绩效。目前,几乎还没有研究基于网络结构演化视角进行考察,而产业集群又是相关成员在一定区域内以网络形式存在的体系。不过,集群的网络结构演化问题已经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只是现有文献多将网络视为静态的存在,将组织间关系同质化,忽略了集群网络结构动态演化与企业行为的关系。因此,以跨国公司嵌入为视角,探求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演化过程,能够突破现有研究对象局限,拓展深化有关跨国公司影响东道国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也为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引进跨国公司并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理论分析

      跨国公司通过与当地企业或机构产生业务、技术等方面的联系,以不同的渠道嵌入产业集群。嵌入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所在的关系网络。格兰诺维特(Mark Grannovetter)认为,嵌入主要包括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其中,关系嵌入性衡量个体间联系的质量和深度;结构嵌入性反映网络的整体结构和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包括程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结构洞等。这里的中心度代表网络资源集聚度;结构洞强调节点在网络中连接隔断网络的能力,其丰富程度与节点约束系数负相关,[7]本文以1与约束系数的差值来表示节点结构洞的丰富程度。一般情况下,产业链核心跨国企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引进的对象。作为进入集群的先导企业,核心跨国公司通过价值链分工与地方企业建立经济社会连接之后才能形成一定的集聚优势,[8]因此其嵌入本地集群的动力更强。而受到核心跨国公司吸引进入集群的一般参与型跨国公司,基于社会、文化邻近性与优先连接方面的考虑,一般会选择集群已有的跨国公司而非集群本土企业作为结网对象,缺乏嵌入集群本地网络的动力。[9]

      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由存在竞合关系、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和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或组织形态,[10]一般包含物流企业以及上下游的客户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集群中的组织构成网络中的节点,组织间的关系构成网络中的边。物流产业集群具备稳定性与演化性并存的特点,通过内部节点间相互作用及与外界环境交换而不断调整网络结构和功能。[11]产业集群网络在集群发展不同阶段,其类型大多表现为“社会网络-经济网络-知识网络”。[12-13]集群网络结构由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间的关系决定,具体体现为规模、密度、中心性、可达性等维度。集群网络规模指网络节点的数量。密度代表集群节点间连接的紧密程度,由网络节点和边的数量决定。中心性是代表网络集聚程度或一致性的重要指标,其中程度中心性代表网络整体的信息、资源集中度;中介中心性衡量网络中节点作为中介或“守门人”控制其他成员的程度。[14]为与整体网络和节点的中心性相区别,本文用中心度代表网络节点的中心性,用中心势代表网络整体的中心性。可达性代表任意两个节点间交流所需要的连接数,用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间的平均距离表示,若平均距离较大,则代表可达性较差,网络信息和资源的传播效率较低。

      集群成员通过构建关系和溢出效应推动了集群网络的演化发展,不同的关系内容和结构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类型和结构。[15]居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跨国公司通过吸引产业链前后向相关跨国公司跟随进入,带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中,为集群区域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全球性的技术、观念等,是区域市场需求与相关资源要素的“集聚内核”,触发集群形成。跨国公司通过与本地企业结网嵌入集群网络,以信任、信息共享等嵌入关系特征促进集群资源共享和知识外溢。由于资源共享和知识外溢大多发生在邻近或者合作关系密切的企业之间,[16]因此本土企业倾向于布局在跨国公司周边并与之形成合作关系,进而影响集群的规模和密度。此外,跨国公司在集群中嵌入程度较高,意味着跨国公司在集群网络中的联系较多且比较紧密,在集群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凭借中心位置,跨国公司能够协调网络关系,配置集群资源,从而成为集群知识和资源的“守门人”并保持自己的中心地位。[17]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和累积优势效应,网络中的企业将倾向于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系,[18]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遵循“优先连接”路径,进而使集群网络中信息和资源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19]直接表现为网络中心性和可达性不断增强。因此,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嵌入集群,通过本地结网与核心位置发挥要素集聚内核与资源信息“守门人”的作用,进而吸引关联企业,协调成员间关系,进行资源配置等,影响集群网络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