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学生”:民初启蒙与商业中的《学生杂志》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文哲,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历史学博士(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顺应时代风向的变化,出版《学生杂志》,以塑造“新学生”为目的,专注学生的“课艺”问题,为中等学堂学生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商务印书馆在保持文化理想与追求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为自己赢得了大量学生读者和作者,也带动了商务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到时局以及商务自身文化立场的影响,杂志主办者和学生群体对清末以来学生群体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作为启蒙者的杂志主办者对“新学生”形象的建构与作为“被启蒙者”的学生对自我的想象交互作用,共同形塑了这一“公共空间”中的学生面相,使之呈现出与清末学生群体不同的特征,也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碰撞与影响。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9.29;G23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15)04-0128-10

       学生群体自清末学堂兴办以来就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突出现象,桑兵的《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吕芳上的《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等论著对此已有深入的研究。不过,民国建立至五四运动之前的学生群体,由于受到这一时期独特时代风潮的影响,呈现出与清末及五四时期学生群体不同的面相,时人就说“学生渐渐患了一种‘麻木不仁’的症候”①。对此,杨贤江也深有同感:学生当中的“革命余波,到了民国二年以后,也跟了二次革命的运命而消灭了。从此直到民国八年可称为‘风平浪静”②。此种面相正是串接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极为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从普通学生群体与精英分子的互动关系,考察民初学生群体与清末及五四时期学生群体的差异及关联,更能展现辛亥革命之后学生思想的变化及学生运动的走向。从这一角度而言,《学生杂志》无疑提供了学生群体意识变化的丰富材料。

       1914年,商务印书馆创办《学生杂志》,读者和作者主要为中等学堂学生。《学生杂志》所提供的“公共空间”,既是中学生发表言论的平台,同时也是商务印书馆借“思想”带动“生意”的重要媒介。从《学生杂志》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可以看到时代风潮及商务印书馆出版家的理想抱负,以及此种时代风潮、理想抱负通过何种方式对中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将学生与国家和社会连接起来。学界对《学生杂志》虽然已有一些研究③,但关于精英分子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以及出版业与思想变迁、社会变动之间的密切关联,仍有研究空间。本文即以1914年至1918年间的《学生杂志》为分析对象,力图展现时代风潮与出版业、学生群体的密切关联,进而分析学生群体意识的变化及学生运动的多面相内容。

       一、商业和启蒙:出版业与学生的互动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之一,梁启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的变化特征,并以“过渡时代”指称。在他看来,过渡时代“其放一线光明、差强人意者,惟有三事,日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是也”④。尽管梁启超未能详尽指出此时学生与书局、报馆之间的密切关联,却道出了时人对学生这一新兴群体的期望。特别是经过拒俄运动,学生群体的爱国行为更是得到了时人的高度赞誉:学生“皆素存爱国之心,始克有此。将来吾国之振兴,惟学生乎是赖!”⑤在时人眼中,学生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历社会运动之后的学生群体,其自我意识也日渐突出⑥。1903年的《湖北学生界》就发表了题为《学生之竞争》的文章,其中对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详细的论说:“学生介于上等社会、下等社会之中间,为过渡最不可少之人。上等社会既误于前,崩溃决裂,俱待继起者收拾之。为今日之学生者,当豫勉为革新之健将,使异日放一大光彩,以照耀于亚洲大陆之上,毋使一误再误,终罹亡国之祸,以为历史羞。前途茫茫,排山倒海之伟业,俱担荷于今日学生之七尺躯,则对上等社会所负之责任重也。下等社会为一国之主人,如何使完其人格,如何使尽其天职,必养其独立自营之精神,而后能为世界之大国民,以立于万马奔腾、潮声汹涌之竞争场而不踣。今日之学生,即下等社会之指向针也,则对下层社会所负之责任重也。”⑦随着学生群体的壮大和学生群体意识的觉醒,学生对清末社会变革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也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⑧。

       民国建立之后,学堂进一步发展,学生群体也随之发展壮大。这种状况为面向学生的书报市场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新的思想观念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青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这就为素以出版教科书、服务于学生的商务印书馆提供了难得的商机。商务印书馆也顺应时势,力图扩大商务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以便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⑨。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全国中等学堂学生的《学生杂志》应运而生,正如创刊广告所说:“本杂志为全国学生界互相联络之机关,以辅助学业、交换知识为趣旨。”⑩这份杂志的创办,不仅为商务印书馆提供了很大的潜在读者群,而且以“辅助学业、交换知识”为旨趣的“课艺”杂志正满足了辛亥革命之后,社会对学生“不涉政事、专注课业”的要求,也赢得了学生群体的青睐,进而带动了“商务”的发展。

       《学生杂志》的创办和发展是商务印书馆顺应时势的结果,也得益于其成功的营销模式。杂志作者主要为在校学生,据统计,1914年第1号至第6号,学生的来稿就占到了60%以上(11)。商务印书馆也说:“本社创刊《学生杂志》出版以来,颇蒙社会欢迎,惟本志材料除本社社员撰著外,全采各校学生投稿,以期各抒所长,借获相互观摩之益。”(12)对于学生来稿,一经刊用,就会“酌赠各种物品”:(甲)现钱;(乙)商务印书馆书券;(丙)本杂志(13)。其中又以赠送书券为主。对此,茅盾回忆在商务的经历时也曾提及,当时他审阅《学生杂志》来稿,看到有些学生的文章明显是老师改写的,就向主编朱元善提出交涉。朱元善则认为:不管真是学生写的,还是老师改的,只要做得好,本刊就录取。一则登了出来,学校当局、教师、学生都觉得光彩,就会逢人夸耀,这就成了杂志的义务推销员;二则学生来稿录用的,不付现金报酬,只送书券,临时填写价目,从2元到10元不等,用这书券可买商务出版的书,又为商务的书籍推广了销路。朱元善此种“精明的方法”也深得商务高层的肯定(14)。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自己的习作能刊登在商务所创办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期刊上,还能获得书券或现金,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曾是商务印书馆各杂志积极投稿者的恽代英,在1917年10月1日的日记中就写到:“余又急于欲赚钱矣。余欠账尚有十一二元,而应办之事尚多。吾所拟方针:于《妇女杂志》赚洋十元(译体育两篇,家政一篇)及书券若干,《女子交际问题》。于《青年进步》赚洋十元,《职业与学问》等。于《新青年》赚洋十元,《基督教平议》。小说与少年读物于《环球》赚洋十元。此外,在《东方》仍赠书券若干,尚需从他处赚现洋若干。”(15)从中也能发现学生在各种刊物上投稿的某种心态。作者与出版业之间的“商业”关系,对于杂志的主办者和投稿者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以学生为主要读者和作者的《学生杂志》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务印书馆正是适应了民初书报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成功运用自己的商业网络和经营模式,促进了《学生杂志》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