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是每一个家长的天然职责。家长对孩子这些品质的教育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来实现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带着孩子等红绿灯的事情,说起来是小事,深究起来是大事,它关系到是否教育孩子按规矩做事。交通信号灯遵循着“红灯停,绿灯行”的通行规则,规范和引导着人们如何过路口。交通信号灯的通行原则是人人熟知的,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样的规则,却无视红绿灯的信号指示,熟视无睹地迎着红灯过路口。我曾经也是这样过路口大军中的一员。随着女儿的出生与逐渐成长,我意识到我的一切行为都要重新审视与调整了,要给女儿树立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榜样。说起我的这种觉知与行动的改变,要归根于女儿的一次提醒。 女儿的提醒 八年前的某一天,我接上女儿从幼儿园匆匆地往家赶。到了十字路口,一看没有机动车经过,我就毫不犹豫地拉着女儿试图过路口。女儿用力拽着我的手,立着不动,急切地提醒说:“爸爸,是红灯!” 女儿的提醒让我一愣,刹那间也让我猛然醒悟:“哦,我是和女儿在一起呢。无论如何也要在女儿面前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的样子!”于是,我自嘲地说:“靓靓,你看,爸爸近视眼真糟糕,因为心里着急,连红灯都没看清楚。下一次一定要注意。”我讪讪地拉着女儿立在路口。此刻,我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坦然自在地闯着红灯,才观察到他们给迎着绿灯穿行的行人、车辆带来诸多的不便,感觉到闯红灯行人的粗鲁与行为的可憎。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前我甚至没有那样的憎恶感。在那几秒的时间里,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折不扣地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让女儿看不起自己,更不要让自己看不起自己。 闯还是不闯,心里的纠结 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遵守红绿灯指示过路口,这虽是很简单的规则和道理,并不难理解和执行。但事实是,在没有交通协管的指挥下,没有几个行人会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甚至连机动车辆也对红灯照闯不误。 送女儿上学,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都要经过同一个十字路口。这岁岁年年,看到了很多让女儿不解的现象。每天经过这路口的有陌生的行人,有每天固定穿路口上班的大学教师,也有幼儿园的老师。有的幼儿园老师是教过女儿他们唱《过马路要看灯》儿歌的。对于“过马路呀,看呀看看灯。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快快穿过横道线”的儿歌,幼儿园老师自然不陌生。但,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早晨,一位我们熟悉的幼儿园老师照着红灯就直接奔过去了。我和女儿站在路边静候绿灯亮时,看到这一幕,不禁有点儿惊讶。女儿看着我的脸,希望从我的面部表情中获得某种指示。我旋即转为沉着而坚定的表情,坚持绿灯亮了才过路口。 做好自己,不管别人 在我和女儿“傻傻”地等红绿灯的过程中,我告诉女儿:“不管别人怎么样,你认为对的,坚持去做就行了,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最起码在这一点上我们德行比那些人好。我们遵循了‘红灯停,绿灯行’原则,就不会产生心理不安或羞愧的感觉,以轻松坦然的心情生活会比别人幸福感更强。我们不能期待别人怎么样,只能做好自己,让别人看到这社会还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我们就在为社会做贡献了。”女儿此时会赞同地点点头。 我们风雨无阻地坚守着这个交通规则,但这种行为并不能总是给我们带来安全和心情愉悦。这真是一个考验。因为有时候,等我们放心大胆地迎着绿灯过马路时,反而会遭遇比闯红灯更可怕的危险。有些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会毫不减速地闯红灯,给迎着绿灯坦然过马路的我们造成巨大的威胁——由于是绿灯,所以此时的警惕性反而不会很高。当那些毫不减速的电动车贴着身边闯过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吓得出一身冷汗。受到惊吓的女儿很是恼怒,不禁责骂道:“都是什么人啊,真没素质!”女儿甚至气恼地说:“以后我们也闯红灯了,反正大家都在闯。”我没有立即反驳女儿,而是附和地说:“有些人真是没有素质,很可恶。” 一次,我接女儿放学回家,到了十字路口,我依旧首先站立在路旁,等着绿灯亮起。我用行动告诉女儿,我们不要随波逐流。晚上吃晚饭时,我特意夸奖女儿:“宝贝,你真让爸爸感到自豪。你虽然对早晨闯红灯的人很生气,但你没有学他们,仍然坚持遵守交通规则,这就很棒了。我和你妈为你的自觉坚持感到骄傲。”我让爱人给女儿一个热烈的拥抱以表示对女儿良好行为的嘉奖,我知道道德意志的形成需要极大的鼓励。 不计眼前的得失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送女儿去校外教育机构参加数学解题能力培训。我们需要乘坐公共汽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而到车站必经一个十字路口。当我们远远地看到要乘坐的那班公交车快要到站时,正对着的交通信号灯差1秒就要变红了。是立刻飞奔穿过路口,还是等着下一次绿灯的亮起呢?我很纠结,因为身边的路人正加快脚步,一阵快跑地抢过路口。我们要不要加入这个中国式过马路的队伍呢?瞬间的思忖后,我还是依然决定等着下一次的绿灯亮起再穿过路口。此时,我拉住女儿的手,共同后退,孤单地站在那里。 等我们按照绿灯指示通过十字路口时,我们要乘坐的那辆公交车已经驶出了站台。很不巧的是,错过了那辆公交车,足足20分钟后,下一辆公交车才到站。因为这个“错过”,我和女儿赶到教室时,教师的课已经讲了5分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