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5)04-0005-07 中国画的笔墨应该如何理解,笔墨到底有什么意义,是否值得深入研究,等等,这在当今美术界仍有待讨论。在当代水墨实践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的探讨尤其显得必要。从水墨创作的现状来看,只要是运用水和墨,不管是画在宣纸还是其他纸材上,甚至画在布料、陶瓷面板和铝合金上,都算是水墨画,或者说只要是使用水制的颜色,比如丙烯颜料,也都算是水墨。水墨范畴已经极大地泛化了,笔墨观念的本质、意义受到了遮蔽,因此迫切需要给予澄清。 当代水墨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外拓展,包括向周边拓展,向交叉地带拓展,无论是材料、工具还是形式语言,都得到了极大的开拓,所有这些努力,在绘画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当然是有意义的。一是向内深入,也就是关于水墨本身的研究,这个方向相对来说重视得还不够,在思考角度上也有一定的偏差。当前普遍存在着一种趋向,把中国画的笔墨理解成西方美术理论的视觉语言,或者说是绘画表现的一种形式语言。这种理解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远远不够,因为仅看到了中国画笔墨的表层,并未触及深层的内容,并且对核心问题有所偏离。以我有限的视野所及,童中焘先生的《中国画画什么?》①,对笔墨理解得最为深入、到位。而在详细的分析、解释方面,个人觉得或许还可以有所推进。 中国绘画传统这个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但是只有深入理解西方近代、现代与当代艺术的本质结构,才能更深透地体会中国传统绘画,也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笔墨这个特殊的文化结构所具有的世界性的价值。本文对笔墨的辨识、分析与解释,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的典范性,所谓“人格理想”,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士大夫群体的人格理想。 一、表征系统 表征系统包括两大方面:表现于外的现象,由这现象所显示的内在实质。在表征现象与被表征的实质之间,存在着有机的互动关联,使得现象与实质既各具系统性,又有着深度关联、高度呼应。这种关联性以心理同构为基础。 以笔墨为例,绝不仅仅是笔与墨在宣纸上划出笔道、渗化墨象,而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结构。作为文化结构的笔墨,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一个核心。表层就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就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感受到的画家情绪、状态、心境。这两者之间的共同基础,就是不同类型动作的心理同构。正是这种动作性的同构,使得“心”与“迹”保持着互动关系,一方面是“心之迹化”,另一方面是“迹之心语”,里层通过迹化显示为表层,表层本身就成为里层的诉说。表层与里层,笔墨痕迹与心理状态,其间的同构性颇为复杂,但还是属于实证的范畴,是一种虽然间接、却仍然确定的关系。更深的核心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典范,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内的理想性的人生。这个核心属于象征的范畴,不容易得到实证,是历史性积淀的文化指认。笔墨的表层、里层、核心的相互关联,其心理学纽带就是“同构”。表层与里层之间,主要依靠动作性的心理同构相关联;表里二层与核心层面之间,同构性关联较为间接、抽象。 “同构”,指的是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系统结构之间的相似性,包括“静态的同构”与“动态的同构”。后者与笔墨尤其相关,是一种动作性的同构,更为典型的例子是棋类与战争的同构性,行棋如运兵,这种相似不仅表现在静态结构上,更体现为动态的运作过程。在静态、动态两种同构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间接的同构——“解悟性的同构”,涉及人生积累、心性修炼,是理性与感性交融的生命觉解。这三种同构的心理运作机制,就是想象中的内摹仿,尤其以动作性的内摹仿最为重要。动作过程中充满着丰富的心理感受,凡是动作都有方向、力道、速度、质感、节奏,都有动力与阻力,有停顿有纵跃,有起有结,以及虚实、表里、有无。动态过程当中的这些心理感受都有同构性,通行于各种类型的运动之中,通行于不同的尺度与场域。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到手工艺,从武术、棋艺到兵战、商战、政治博弈,各行各业的类型差异很大,尺度、场域的区别也非常大,但在深层存在着心理上的同构,并最终联系着生活经历、生命历练。动态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综合地体现着不同的人格类型和精神境界。中国画的笔墨之所以能够作为理想人格的表征系统,其根据就在于动作性的心理同构。 充满想象力的这种动作性的内摹仿,在艺术体验、生命体悟当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以书法为例,形容笔划的劲道与势态,“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这需要习书者充分调动想象力,不仅观照、体会物象的那种力与势,更将其落实到自身的实感上,加以吸收、消化。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意思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当代美学领域有一个重要的新流派,就是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的“身体美学”②,重视审美与身体的内在关联。在中国书画传统中,很容易理解这种身体性的感受的重要作用,这在古典诗歌里也有体现,至于武术、舞蹈、戏曲就更不用说了。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艺术的本质,就是在人生实践(道德实践、政治实践、艺术实践)当中体会理想人格,通过对于典范的追慕、体会、学习,使自己的人格接近典范、趋于圆满。这种基于动作性同构的内摹仿,能够带来深层次的愉悦感,它关系到审美,也关系到求真与致善。中国文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正是以文艺作品来唤起人的内摹仿能力,经由长时间的气质变化、生命修炼,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一步步趋近于理想的典范人格。以艺树人,这就是中国文艺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