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社会学的发展进程

作 者:
沈杰 

作者简介:
沈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研究院研究员,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社会学、青年社会心理

原文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青年社会学的诞生,体现了一种历史的与逻辑的高度一致性。作为现代性产物的青年,是这一学科的现实基础。而直接动力则是由现实生活提出的认识并改善青年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要求。同时,也是青年研究相关学科发展的一种合乎规律的结果。进入20世纪下半叶,来自后现代的挑战对青年社会学的发展进程带来不可回避的影响。经典的青年概念是现代性的产物,在后现代社会中,或者即便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可能存在后现代社会的成分,因此,都已不同程度地不再适用于当今青年。青年概念的重构成为了一种不可规避的历史命运。后现代成为了重构青年概念以及青年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背景动因和参照体系。而这种问题意识正是青年社会学内含反思性的一种体现。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5 年 10 期

字号:

       青年社会学在青年研究①这一个专业知识领域中承担着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角色,一定意义上说,发挥着一种主导性学科的作用。它与青年心理学和青年文化学一起,构成了青年研究的三个支柱学科。

       就青年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来说,其最基本的动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学术智识资源的长期积累孕育了新的知识萌芽;二是,现实生活提出了认识青年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的客观要求;三是,相关的青年学科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知识和方法的养分。

       具体而论,对于青年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自古代到近代的哲学、社会思想中有关青年的观点成为了学术思想渊源或智识动因;作为现代性产物的青年成为了研究对象。在学科成长过程中吸收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主要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对于青年的研究成果,由此使得青年社会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特征很强的学科。但是,从学科归属上说,它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如果更加深入地说,青年社会学是在社会学这一母体学科中孕育而生的。然而,也应该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一些学科对青年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一、青年社会学的前学科孕育:复合性的发生机制

       (一)学术思想渊源与智识储蓄

       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18世纪中叶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曾从各自的价值取向、学术立场、理论视角出发,不同范围、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探讨一定的青年现象、青年问题②。可以说,这些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的有关思想观点,成为了青年社会学最早的学术思想渊源和智识储蓄。

       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封闭、僵化、单一性质,社会变迁速率极其缓慢,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中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认为老年人或成年人的年龄和经验因素决定了对生活智慧的拥有,因而理所应当地被看作是比青年人更加优越的人,青年人则被视为社会未充分承认的、不完善的人。社会对于青年的培养或合格成员的塑造的核心内容表现为:青年人接受年长者或成年人的智慧及其行为楷模。可以看到,这种思想中带有浓厚的成人优越论或长者统治论的色彩。

       可以说,青年现象、青年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经久不衰的关注,许多思想家都对此做出过分析。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前,作为一个特定社会范畴的现代意义上的青年还没有诞生,此外,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所决定的传统社会结构的高度同质状态,使得社会中世代之间还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所以,在那样的时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关于青年的理论尤其是学科知识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都不具备。

       (二)认识青年的需求与动力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尤其是一种特定社会范畴的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现代性的产物。此前人类社会虽有成年期之前的人口群体存在,但常常是儿童或少年,即便是被称为青年人,也只是具有一种年龄意义,或者说,纯粹是一种从年龄角度指称的对象。只是到了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所导致的社会对于其成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接受一定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获得基本资格,于是,随着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和机构的产生和扩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和机构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具有相同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这种群体致力于从事共同的社会活动——个人系统化地接受未来进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并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表达自身需要、思想、意愿的活动和风尚。于是,现代意义上的青年便产生了。换言之,作为一种社会范畴意义上而非只是年龄群体意义上的青年,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尤其与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进程紧密关联。

       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生产工艺与劳动技能变得日趋专业化或复杂化,对于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每一个体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正规教育而且是越来越高等的正规教育之后,才能获得基本的就业资格。这一情形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化的趋势。这一情势必然首先是社会对青年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初,青年期常常被看作是个体为其将来全面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一个时期。除了社会的原因甚至经济的原因(例如,有人认为,大量青年人在数年时间内停留于学校中,有助减少就业市场的压力)之外,当时的一些学科如发展心理学等也提出相关依据认为,青年虽然已不再是儿童,但仍还不是成人,青年期是处于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的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处于生命历程这一阶段上的人们,就其社会性发展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学习和接受训练。社会的这种观念③持续了很长时间,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前依然是许多发达社会中的一种正统性共识。其所造成的后果是,青年在社会结构中被隔离起来或被单独地分类,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他们与成年人之间不仅不能共享同等的权利,而且也不能承担同等的义务。

       然而,青年天生就潜藏着巨大的能动性。他们对于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特征和地位状态所作出的反应,以及他们的主体意愿和自我期望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青年文化和青年运动这些独特形式加以呈现的。不论是更多具有消遣娱乐性质的亚文化,或是带有偏离社会主流文化性质的反文化,还是表现了青年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先具有的敏感性和问题意识而发动的青年运动,都从某种角度向成人社会表达了青年对于自己边缘地位状况的不满,以及他们要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关心社会事务的强烈愿望。这一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后引起学界和有关政府方面的高度关注,如何在思想观念上承认青年的应有权利,以及如何在制度安排上扩大青年的社会参与机会,成为青年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动因,同时也表明了时代和社会向学术研究提出的一个迫切课题。可以说,时代呼唤一种崭新的青年观的产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