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其“经济责任”是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基于特定职务而应履行、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和义务。随着2010年中办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2014年7月七部委《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出台,高校也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仅对离任领导干部进行审计,同时开展任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规范学校各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改善经济管理环境,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审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将以某高校2012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为例,探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随着领导干部岗位调整聘任工作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定期岗位聘任调整已成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常规举措。2012年恰逢某高校正处级领导干部换届岗位聘任调整,对象涉及全校54个部门,其中职能管理部门24个,学院20个,后勤集团、校医院、资产经营公司等直属机构11个。该校组织部门根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文件精神,拟将全校53名正处级领导干部纳入这一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其中离任23个,届期(仍在原岗位任职)30个。由于该校从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短缺,组织部门与审计部门沟通,考虑将任职不足两年且仍在原岗位任职的暂不列入此轮审计计划。经过筛查,符合条件的审计项目43个,其中离任23个,届期20个。从以上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可看出,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为: (一)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被重视,审计对象基本实现全覆盖。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高校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以岗位聘任为一届期,在领导干部换届后,均会进行一次较大面积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涉及全校各部门正处级行政领导干部。 (二)审计程序上越来越规范。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程序上通常由组织部门上报学校党委常委研究通过,再由组织部门下达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最后由审计部门负责实施。 (三)审计对象岗位职责不同,呈现被审计领导干部岗位多样性。从54个领导干部任职岗位来看,学院20个,占全部审计对象37%;职能管理部门23个,占全部审计对象43%;后勤集团、经营公司及校医院、图书馆直属机构等11个,占全部审计对象20%。 (四)既有届满连任领导干部审计,又有离任领导干部审计。43个项目中,连任项目20个,占全部审计项目46.5%,离任项目23个,占全部审计项目53.5%,占比各将近一半。 (五)先上岗后审计情况较普遍。学校组织部门在领导干部换届聘任过程中,忙于干部聘任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在被审计领导干部就任新的岗位后,组织部门才安排委托。由于高校审计人员有限,再加上组织部门委托需要经过一定程序,造成经济责任审计不够及时,存在滞后现象。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高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人员配备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大多高校单独设置了审计部门,但是受学校岗位职数限制,审计部门工作人员数量基本维持在3-7左右。因而形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增大与审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的矛盾。以该校为例,2012年底专门从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不足3人,而且面临一名审计经验丰富老同志退休,新聘审计人员刚入职的现实情况,繁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人员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审计内容涉及面较广,包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民主理财、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而且大多离任干部任期时间跨度长,再加上各高校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四年一次的领导干部轮岗已成为常态,内部审计人员要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批量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风险较大。 (二)审计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机构不健全。根据两办《规定》及七部委《实施细则》规定,各高校应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内部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根据各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差别而有所不同,一般由纪检、组织、审计、财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通过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促进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健全完善,形成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联席会议通过下设办公室,起草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和办法,草拟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总结审计工作经验教训。但部分高校并未建立类似的组织机构,或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实质上也并未有效开展工作。 (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经费来源由单一靠财政拨款已转变为多渠道资金筹措,而且在支出上也愈加繁杂,使得审计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多年,但因为审计对象、部门、行业的差异,至今未建立较为统一而系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评价上缺乏科学、客观的标准,致使其在实践中难于操作。就当前情况看,有关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各高校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过程中根据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在缺乏标准情况下对经济责任的评判也会存在一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