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里,有些老师不能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对待学生,而是常常用否定的态度、挑剔的眼光和批评的言语对待学生,因此造成孩子对老师惧怕,从而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而这种负面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惧怕心理,缓解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呢? 尊重孩子——让孩子表达出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 当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后,家长首先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不要制造压力,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长提供了一双耳朵,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自己抵触老师的原因讲出来。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家长与孩子一起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地看待抵触情绪。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换位思考——让孩子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 作为家长,切忌不论青红皂白,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老师,这样只会加剧孩子对老师的反抗。有的家长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孩子一起指责老师,甚至跑到学校里与老师大吵一番,其结果只能更糟。孩子的认识有时会有些偏激,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这点上,家长要培养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站在老师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让孩子学会多体谅别人,为他人着想。教孩子学会了尊重老师的同时还应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从此之后畏手畏脚,因此,教给孩子一些提意见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与老师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好老师教育孩子 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与在家中的表现迥异。在家里非常勤快,又懂事又听话,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学校,就情绪低落,不爱学习,表现糟糕,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顶撞老师。家庭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孩子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性格表现。这时,家长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现状况,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另一侧面,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家长要与老师一起分析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求同存异,给孩子一个接近的教育价值观,这样不至于让孩子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