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想着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作 者:
卡乎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生活潮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难道孩子就不需要教育了吗?我想这样回答——

      现在家长都知道给孩子看绘本,其中很流行的一本是《大卫,不可以》。这差不多是我女儿喜欢上的第一本书,她从一岁开始就反复翻看。它讲的是一个叫大卫的孩子,总是调皮捣蛋,爬翻凳子,打破鱼缸,把地毯上踩满泥巴,敲打锅碗瓢盆,在墙上乱涂乱画,光着屁股往外跑……妈妈总是叉着腰喊:“大卫,不可以!”

      正如作者在扉页上说,“献给我的母亲玛莎。是她让小时候的我守规矩;献给我的太太海蒂,是她让现在的我有规矩。”我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会规矩,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可以”。这本书在美国、日本获了无数大奖,想必是一本最好的教材。

      不过我一度心生懊悔。女儿很快就明白了,我们满脸堆笑地给她讲大卫的故事,是想阻止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立即产生了反弹:“妈妈,大卫可以。”后来她竟然以煽动性的口吻,指着那个淘气的男孩说:“大卫,你可以,你可以!”

      我怀疑作者自己都不清楚,他这本书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其实是因为他画出了孩子们心中的秘密。他们总是憧憬把大人的世界搞得乱七八糟,既有这个自由,也有这个能力。当然,也包括作者最后的点睛之笔:妈妈把受了委屈的大卫搂在怀里说:“大卫乖,我爱你。”想要以此来进行规矩训斥的家长,恐怕都是在缘木求鱼。

      我是在另一次受挫之后,才回头反省这个故事的。女儿两岁半的时候,我给她讲简化版的《国王的新衣》。她很认真地听完了。我问:“国王没穿衣服就上街了,可笑不可笑?”女儿略加思索,答曰:“不可笑。”显然,她又在为自己辩解,因为她经常为不穿衣服和妈妈抗争。我继续追问:“可是他明明没有穿衣服,却以为自己穿了衣服哦,这样还不可笑?”女儿说:“他可以认为自己穿了衣服。”我顿时无言以对。故事中那个男孩讲的真话固然很重要,可是女儿的回答,包含了更加深刻的禅意和哲理,尽管这未必是她的本意——什么叫本意呢?

      其实,安徒生写这个故事,本来也不是用来教育小孩的。恰恰相反,他是在赞美小孩的童真和自然,讽刺大人的愚蠢和虚伪。可是,愚蠢而虚伪的大人们本性难改,反过来把它用作教育孩子的素材。我两岁的女儿一再地让我明白,你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女儿对故事非常着迷,可是大凡涉及到道德教育,她要么听不明白,要么就本能地抵触,甚至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我,好像在说:“好啊爸爸,我让你给我讲故事。你却总是偷偷地贩卖私货!”自己的阴暗心理被看穿,我感到很不好意思,索性放弃了寓教于乐的念头,和她一起傻乐。

      一场“孔融让梨”的争论渐趋平息。孔融4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吃最小的。父问何故,孔融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上海一个小学生,却不以为然,当老师在考卷上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他回答:“我不会让梨。”结果得一大叉。家长上网公布,舆论大哗。大家讨论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孔融该不该让梨?二是孩子要不要讲真话?

      这些讨论固然有价值,但是都没有达到我女儿的高度。讨论各方几乎都认为,我们应该把更正确的观念,编进这个故事中去。我女儿的态度是这样的:你们大人能不能不要瞎编这些故事,硬塞一些自以为是的道理来教育我们?你们这样用心良苦地,把我们当作傻瓜,不觉得很可笑吗?我们爱听故事,是因为故事好听,而不是因为道理受用。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而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张任你涂抹的白纸。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诗被反复引用,我还想在这里再一次诵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渴望生命自身的儿女,他们经过你来到世上而不是从你而来……你能为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却不能为他们心灵安排地方,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日之家。”

      我知道有家长早就在发问:难道孩子就不需要教育了吗?到底要怎样教育呢?我想这样回答:不要老想着教育他们,就是最好的教育。我女儿虽然会把家里搞得很乱,但是她自己知道收拾;虽然有时不穿够衣服就出门,但是感觉冷了她就会回来。

      中国人到了西方国家,往往会有一个困惑:那里的家长并不总是在教育孩子,但是孩子们从小就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学习,而且还懂得规矩和礼貌。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只知道玩,不背唐诗不学奥数,长大了却极富创造力。我们那么辛苦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做好人家的“山寨”版,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西方也有很多“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请相信我,他们的成功不是靠灌输这些故事,而是因为不断地反思和改造这些刻板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