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09年日本调查“间岛”归属问题的内幕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花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原文出处:
近代史研究

内容提要:

日本为了挑起“间岛问题”,派遣测量手考察长白山,指出碑以东的沟壑(指黄花松沟子)与松花江相连,这支持了所谓的土门、豆满“二江说”。与此同时,任命“嘱托”进行文献研究,指出土门、豆满是同一条江,光绪年间勘界时朝方承认以豆满江(今图们江)为界,实际上放弃了“间岛”所有权。据此,外务省认识到“间岛”属朝的论据薄弱,但是为了牵制中方和进行谈判,仍坚持“二江说”及光绪十三年勘界案无效,最后以承认“间岛”属中作为谈判筹码,获得了在“间岛”设置领事馆和“东三省五案”的利权。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8 期

字号:
南の国境領土論再考》,第193、202页。

       (13)笔者有关中朝边界史的研究,包括专著《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以越境交涉为中心》(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午版)、《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以及论文《康熙年间中朝查界交涉与长白山定界》(《欧亚学刊》第5辑)、《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2期)、《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康熙年间长白山定界与图们江上流堆栅的走向》(《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延边大学出版社2013年)、《黑石沟土石堆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等。笔者对长白山碑、堆的考察,详见《康熙年间中朝边界的标识物——长白山土堆群的新发现》,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编《朝鲜族研究2013》,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

       (14)[朝鲜]李重夏:《乙酉别单》,《土门勘界》(1885年),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21036,胶片第8页。

       (15)朝鲜咸镜道观察使赵存禹等认为“间岛”指布尔哈通河以南(参见图1,从水流方向看“分界江”实指布尔哈通河),而日本驻朝鲜军则认为“间岛”指海兰河以南(参见图2)。

       (16)《間島境界調査材料》(1905年11月),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陸軍省—日露戦役-M37-6-127/1424-1431(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C06040131500,下同)。

       (17)《間島境界調査材料》(1905年11月),陸軍省—日露戦役-M37-6-127/1426。

       (18)黄花松沟子是1885年中朝勘界时起的名称,是因为沟子里有很多落叶松即黄花松树,朝文叫“伊戛力盖”。1907年刘建封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命考察这里时,起名叫“黑石沟”,是因为沟子里有很多黑石,此名沿用至今。参见李重夏《乙酉别单》,《土门勘界》(1885),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21036,胶片第6页;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344-345、370、380页;《中朝边界议定书》(1964),[韩]徐吉洙《白头山国境研究》,“附录”,首尔,与犹堂2009年版,第422页。

       (19)《間島境界調査材料》(1905年11月),陸軍省—日露戦役-M37-6-127/1429。

       (20)《間島境界調査材料》(1905年11月),陸軍省—日露戦役-M37-6-127/1427-1428。

       (21)此图及文中所附其他3幅图均拍摄自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1卷,MT14133/090。

       (22)《間島境界調査材料》(1905年11月),陸軍省—日露戦役-M37-6-127/1428。

       (23)在朝鲜古地图上,图们江支流海兰河、布尔哈通河往往被标为“分界江”,这是一种错误的地理认识,这与朝鲜人对1712年穆克登定界的认识有关。朝鲜人认为穆克登定界的南流之水并不是正源,正源应该是从天池发源后向东流的水,而海兰河、布尔哈通河都是自西向东流的,所以常被误认为是图们江正源,在地图上标为“分界江”。1880年朝鲜人越过图们江以后,将“分界江”(指海兰河、布尔哈通河)与“间岛”联系起来,提出分界江以南是“间岛”。有关朝鲜的“土门江”、“分界江”认识,详见于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第120-147页。

       (24)《間島ニ関スル調査概要》(1906年3月),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1卷,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2800(下同),REEL No.1-0350/0444-0454。

       (25)《間島ニ関スル調査概要》,《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1卷,REEL No.1-0350/0445。

       (26)此图参考了100万分之一《东亚舆地图》、俄版42万分之一图,以及清朝军队实测图等绘制而成。《間島ニ関スル調査概要》,《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1卷,REEL No.1-0350/0445。

       (27)《間島ニ関スル調査概要》,《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1卷,REEL No.1-0350/0445。

       (28)《間島ニ関スル調査概要》,《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1卷,REEL No.1-0350/0451。

       (29)有关牵制俄国及借“保护”朝鲜人的名义在间岛地区设立统监府派出所,从而使“间岛问题”朝有利于朝鲜的方向解决的研究,参见[日]篠田治策《間島問題の回顧》,首尔,谷岡商店印刷部1930年版,第1-15页。

       (30)《外邦測量沿革史》(1907年3月),“草稿第2编前,明治40年度”,“13、明治40年3月28日於東京第1地形測図班命令”,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支那—兵要地志—129,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C13110088900,0537。

       (31)篠田治策編:《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1910年),水原,史芸研究所2000年影印本,第47页。

       (32)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40卷第2册,“間島問题一件”,東京,巖南堂書店2001年版,第92页。

       (33)《日本外交文書》第40卷第2册,“間島問题一件”,第92-93页。

       (34)篠田治策編:《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第89-91页;《统监府文书》2,“有关间岛问题的书类一~三”,首尔,国史编纂委员会1998年版,第349、356、369页。

       (35)《自白頭山至小沙河線路図配置図》,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7卷,MT14133/3443。

       (36)《長白山付近線路測図》,《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7卷,MT14133/1903。

       (37)篠田治策編:《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第90页。

       (38)《统监府文书》2,“有关间岛问题的书类一~三”,第415页。

       (39)《统监府文书》2(第360页)记载,石堆从定界碑开始延长5公里,与《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所载7公里有出入(第90页)。另据朝鲜学者黄铁山于1948年考察后指出,此沟东南岸有石堆106个,从第一个石堆到最后一个石堆相距5391米(Yun howoo:《“间岛Odyssey”白头山的历史之谜》,首尔,《周刊京乡》848号,2009年11月)。

       (40)篠田治策編:《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第90、91页;《统监府文书》2,“有关间岛问题的书类一~三”,第369页。

       (41)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41卷第1册,“間島問题一件”,東京,巖南堂書店2002年版,第455-457页。

       (42)李花子:《康熙年间中朝边界的标识物——长白山土堆群的新发现》,《朝鲜族研究2013》;《黑石沟土石堆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43)李重夏:《勘界使交涉报告书》(1887),“4月15日答华员”,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11514-2。

       (44)篠田治策編:《統監府臨時間島派出所紀要》,第10-11页。

       (45)笔者对中国境内黄花松沟子(黑石沟)东南岸的土堆进行了全程实地考察,认为石堆延长约5.3公里(采纳朝鲜学者黄铁山的5391米说),土堆延长约18公里,土石堆总长度约23公里,黑石沟全长约24公里。详见拙文《康熙年间中朝边界的标识物——长白山土堆群的新发现》(《朝鲜族研究2013》),以及《黑石沟土石堆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46)1883年朝鲜北道经略使鱼允中派钟城人金禹轼等考察后,指出黄花松沟子(称之为“土门江”)与松花江相连,这是土门(松花江上流)、豆满(今图们江)“二江说”的最初发端。其后1885年、1887年中朝勘界时,由于双方代表对此沟的看法不同,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所以未能纠正这一错误。相关研究详见拙文《黑石沟土石堆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47)名和悦子:《内藤湖南の国境領土論再考》,第52页。

       (48)[日]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题ノ沿革》(1907年9月),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儀一件》第3卷,アジア歷史资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400-B03041195600。

       (49)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題ノ沿革》,《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3卷,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500,REEL No.1-0352/0336-0337。

       (50)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題ノ沿革》,《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3卷,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400,REEL No.1-0352/0272。

       (51)参见金鲁奎编《北舆要选》,梁泰镇《韩国国境史研究》,第337-340页;《朝鲜肃宗实录》肃宗三十八年五月丁酉、六月乙卯、十二月丙辰,肃宗三十九年四月丁巳,首尔,国史编纂委员会1969年影印本;[朝鲜]洪世泰《白头山记》,东北亚历史财团编《白头山定界碑资料集》(6),2006年版,第138页;金指南《北征录》(1712),“五月十五日”、“五月二十三日”、“六月二十三日”,“朝鲜总督府朝鲜史编修会”1945年抄本;朴权《北征日记》,《白头山定界碑资料集》(6),第122页;承文院编《同文汇考》原编卷48,“疆界”,首尔,国史编纂委员会1978年影印本,第907页;齐召南《水道提纲》第26卷,“东北海诸水·土门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等。另外,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的《舆地图》(古4709-1)中的《白山图》,似为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定界时清朝画员绘制的山图或者模本,其上的一条断流之水标为“入地暗流”,指水在地下伏流,从其方位来看(从天池东南开始向东延伸,过大角峰),指的是黄花松沟子,它和松花江并不相连,沟尾是断开的。

       (52)从黄花松沟子下游的土堆尽头到图们江上游红土水之间,原来设有四十余里的木栅,后来木栅年久朽烂,才使得沟子和图们江断开。有关连接图们江的堆栅的走向,详见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第38-87页、《康熙年间长白山定界与图们江上流堆栅的走向》,《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

       (53)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題ノ沿革》,《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3卷,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500,REEL No.1-0352/0330。

       (54)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題ノ沿革》,《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3卷,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600,REEL No.1-0352/0368。

       (55)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題ノ沿革》,《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3卷,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600,REEL No.1-0352/0368。

       (56)中井喜太郎:《間島問題ノ沿革》,《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第3卷,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195600,REEL No.1-0352/0369。

       (57)《日本外交文書》第41卷第1册,“間島問題一件”,第544页。

       (58)参见名和悦子《内藤湖南の国境領土論再考》,第23-36页。

       (59)参见名和悦子《内藤湖南の国境領土論再考》,第43-44页。

       (60)[日]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年),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一网,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42。

       (61)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年),《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42-0143。

       (62)内藤和中井均以为黄花松沟子是松花江支流,因而认为此沟是穆克登定错的图们江源。

       (63)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年),《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39-0140。

       (64)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年),《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39-0140。

       (65)朝鲜勘界使李重夏在1885年第一次勘界时,发现了从黄花松沟子的堆尾到图们江上源红土水之间的界标遗迹,其内容在秘密报告书《追后别单》(《土门勘界》,1885年,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21036)中有记载。笔者对李重夏《追后别单》的分析,详见拙文《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第56-87页;《康熙年间长白山定界与图们江上流堆栅的走向》,《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

       (66)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39-0140。

       (67)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39-0140。

       (68)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400

       (69)内藤湖南:《間島問題調査書》(1906),《間島ノ版図ニ関シ清韓両国紛議一件》附属書(内藤虎次郎嘱託及調査報告),レファレンスコ一ド:B03041212500,REEL No.1-0364/0140。

       (70)内藤湖南有关鸭绿江、图们江以北地区为中朝两国归属未定的“中立地”的观点,后来被篠田治策写进《白頭山定界碑》(東京,楽浪書院1938年版)一书中。

       (71)参见名和悦子《内藤湖南の国境領土論再考》,第49-68页。

       (72)内藤湖南第二份《間島問題調査書》(1907)所参考的有关1712年定界的资料,包括定界碑的碑文,洪世泰的《白头山记》,《同文汇考》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