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一个产学研结合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的典型 近年来,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科技人力资源、科研论文产出、专利申请量等已经位居世界前列[1-2],但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同方威视是由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起来的高技术公司。据报道,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同方威视为12个赛场中的9个提供安检设备,总量达到600台[4]。安检设备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装备系统,属于资本品(Capital goods)范畴,它的创新需要长期技术积累。一个发展良好的资本品产业的存在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指标之一[5]。从这点看,同方威视的成功对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探讨了同方威视的成长路径。它首先通过带土移植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然后构建属于自己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这种创新模式对复杂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本文主要的学术贡献是:对同方威视创新过程的特征及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同方威视创新模式的特点及理论涵义进行了概括,如“带土移植”、“虚拟技术研究院”、“创新生态体系”等;提出了“绿色创新通道”等新概念。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创新体系的特征,而且有助于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 二、理论背景分析 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一直是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仅将与本研究紧密相关的理论做一简要评述。 (一)大学的角色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性 人们对大学在一国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按照“线性模式”观点,一国扩大对大学基础研究的投入就会促进经济增长[6]。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面临强有力挑战,该模式受到广泛质疑,基于互动和联系观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7-9]引起人们关注。后来的三螺旋理论强调了创业型大学的重要性,而不像经典NIS理论一味强调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领导角色[10-11],该理论还提出政产学三边网络(Tri-lateral networks)和混合组织(Hybrid organizations)的概念,但是,三螺旋理论只是从哲理层面抽象强调了大学-产业-政府的关系。 对工业化国家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人们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专利授权和技术转移。美国1980年颁布的“拜杜”(Bayh-Dole)法案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大,很多人认为拜杜法案是美国大学创新及其对经济贡献增长的重要催化剂。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学创业的研究。在美国,教授通过研究团队运行准公司,然后过渡到公司,这是很自然的事情[12]。硅谷和波士顿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与斯坦福和MIT等大学高度相关,衍生企业(Spin off)和创新文化成为持续热点。 近年,人们对大学与产业合作渠道多样性的研究逐渐增多。R.Bekkers等发现,大学和产业界知识转移受到学科背景、知识特性、科研人员等方面的影响[13];Zucker等认为,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化,通过联合研发、非正式接触和人员流动进行转移比较有效,尤其是突破性创新成果,一般由大学衍生企业向产业转移[14];Giuliani等发现企业的知识基础是高价值产学联盟形成的关键驱动要素[15]。这些研究为分析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多维视角,但是,它们大多是一种统计意义的实证分析,所讨论问题过于简单化。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遍布风险,有人甚至称之为“死亡之谷”[16]。复杂技术成果的转化更加困难,它往往是多学科知识和诀窍的交叉融合,其中有显性知识,更多的则是隐性知识,它的转化往往不是几个技术专利授权能够替代的,需要多要素协同创新。有人将那些运用新知识程度较高、具有相当技术广度和深度的产品称为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 systems,CoPS),认为它们的创新模式与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产品不同,往往是客户定制化的,而且通过多主体合作网络实现创新[17-20]。
图1 案例研究过程图 (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水平的差距导致原始创新的“种子”相对稀缺;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若干制度缺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浪费严重。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差、产业界与大学存在知识鸿沟、人才流动困难[21];大学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度低、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科研评价制度限制等制约科技成果转化[22];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着技术和人才鸿沟[23],导致中国科技型组织与经济型组织之间长期缺乏创新资源互动,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仍突出[24],等。 (三)对同方威视案例已有的研究 同方威视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学术界对该案例的研究很不充分。例如,从社会网络角度对同方威视的分析[25],从孵化器和虚拟研发中心角度的研究[26],用同方威视的例子说明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复杂性理论问题[27],还有人用同方威视案例说明了粘性知识转移问题[28],有人论述了大学衍生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与大学的合作机制特点[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