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概念内涵的再思考及其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金希,清华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吴金希(1969- ),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从事战略管理、产业竞争力与创新政策研究(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innovation”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边界相对清楚的概念,它强调了新观念、方法、发明的“导入”,强调了实践性和生产力属性,这一点与汉语“创新”有较大“出入”,相对而言,汉语“创新”概念的外延要大得多。在谈论创新政策的时候,对中文“创新”不加限制泛用将产生若干不良后果。科学技术不能等同于创新,创新政策、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一定是产业创新绩效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创新体系的关键。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8 期

字号:

       一、“创新”还是“innovation”

       可以肯定地说,“创新”一词是当下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同时也是含义最广的一个词。在经济领域自不必说,诸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微软的创新、乔布斯的创新、区域创新、创新网络、国家创新体系等。在社会学、政治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概念运用也越来越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56次,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诸如“社会创新理论”、“创新型社会”、“党的创新理论”、“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概念创新”、“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实践创新”、“创新驱动”、“金融创新”、“协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等。现在,甚至在人才培养中人们也喜欢用创新来描述,如清华大学始终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

       总之,在当前的汉语语境中,“创新”一词涵盖内容众多,它既可以当名词,又可以当动词。人们往往把凡是新的而且属于正面的事物或者现象,以及达到这种现象的过程都叫做“创新”。这样一来,“创新”就变得与继承、守旧、坚持、保守、固执等概念相对,成为发明、创作、灵感、勇气、智慧、改革、发展、变化、新颖的综合体和代名词。

       然而,在学术界尤其是国外学术文献中,与汉语“创新”一词相对应的“innovation”则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边界相对清楚的概念。相对而言,汉语“创新”概念的外延大得多,“创新”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这必然导致“创新”概念的泛用和误用。

       二、中外语境对“创新”概念的不同理解

       1.中文中“创新”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创”的解释是“开始做、初次做,例如首创,创新纪录”;对“创新”的解释是:“①动词,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例如,勇于创新,要有创新精神;②名词,创造性、新意,例如,那是一座很有创新的建筑物。”因此,创新在中文中的本来含义就是“辞旧迎新”,所以,“创新”可以用在广泛的语境中。

       在学术领域,从中国最大的学术知识库“中国知网”搜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自1949年以来,题名含有“创新”二字的学术论文共有42万余篇,可谓浩如烟海。然而,最早应用“创新”概念的学术文章既不是来自经济领域,也不是来自政治领域,而是在文学艺术领域。1961年,丘世友先生在《中山大学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刘勰论文学的继承和创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以“创新”为题的学术论文。通过检索可以发现,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含有“创新”为题的学术论文基本都来自文学艺术领域,主要是指文学艺术领域的推陈出新。

       2.“innovation”的含义

       汉语中“创新”概念的广泛应用源于传统文化,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英文中的一个词被对应翻译成了“创新”,它就是“innovation”。而“innovation”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边界则与中国的“创新”含义有很大出入。从原始的字面意思看,“innovation”有两层意思:一是新观念、新方法、新发明的“导入”(the introduction of new ideas,methods or inventions);二是观念、方法、发明本身[1]。从词语的表面释义看,“innovation”与汉语的“创新”有相通的地方,但是,“innovation”首先强调了新观念、方法、发明的“导入”(introduction),强调了实践性和生产力属性,这一点与汉语“创新”有出入。

       在经济学领域,由于熊彼特的历史性贡献,人们对“innovation”有了更明确的定义。在他的成名经典《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并对“innovation”进行了明确完整的定义,成为后世研究的出发点。熊彼特认为,“innovation”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是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是将技术等要素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的过程,是对现存生产要素进行创造性破坏。因此,它是指改变一种生产函数,或者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2]。按照熊彼特的说法,“innovation”包含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过程:一是发明,二是把发明成果引入商业应用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其中,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熊彼特又把“innovation”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组织创新五种类型。在这些过程中,企业家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

       按照熊彼特的定义,“innovation”的最准确的汉语翻译应该是“发明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熊彼特这一理论创建对后世影响很大,英国教授弗里曼曾深刻地指出,熊彼特的最大贡献是把“创新”从“发明”中区别开来,自那以后,这一点已经被经济理论普遍接受[3]8。

       事实上,自熊彼特1912年用德文发表《经济发展理论》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国外学术界对创新理论已经形成如下共识,即“发明是指首次提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想法,而创新则是首次尝试将这个新想法付诸实施”,发明并不必然导致创新,创新只是在实现新产品、工艺系统和装置的首次商业交易时才算完成。对于什么不是创新,知名学者詹·法格博格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他特别批判了那种认为科学研究是创新源头的错误的“线性模型”式思维,他认为,先有科学研究,随后是开发、生产和营销的线性模型很容易将科学研究作为关键要素,这是错误的。他尖锐地指出,“线性模型”迎合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以及他们所效力的组织的利益。尽管有些创新来自于科学突破,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很多情况下,用户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研究才是创新最重要的源泉[4]。有关统计也可以验证这一点,除了生物医学之外,数学、工程技术学、地理与天体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对工业专利发明的影响很小,有些甚至接近于零。也就是说,科学未必是技术之源,尽管科学、技术、产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基础科学与产业创新毕竟有各自不同的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