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拉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和文化中心,它与古代印度、中国、拜占庭之间的接触与往来异常频繁,这不但极大地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物种与技术的传播与交流,并且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碰撞与交锋,对于加深各文明之间的互动与认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世界诸王的记载与评价,其中有一段阿拉伯人与一位中国皇帝之间的对话特别引人注目,学者们历来对其持怀疑态度。但是通过对这段对话及其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阿拉伯甚至印度有关世界认知观念在亚欧大陆的流传及其影响。 一、一位阿拉伯人眼中的中国皇帝的“世界观” 在阿拉伯古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留下了一段来自巴士拉城的阿拉伯人伊本·瓦哈卜(Ibn Wahab)与一位中国皇帝的对话。①这位中国皇帝一般被认为是唐朝末年的僖宗皇帝(874-888年在位)。由于这段对话涉及对当时世界(指亚欧大陆)上主要五大帝王(国)的评述以及对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的描述,因此历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在这段对话中,中国皇帝对瓦哈卜提到,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帝王分别是伊拉克王、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其中,最令中国皇帝赞赏的是统治伊拉克的阿拉伯王,他不但打败了强大的萨珊王朝时的波斯帝国,而且还因为他所统治的区域最为广大,处于世界的中心,其余的王国都围绕着它,所以被称为“诸王之王”;其次是中国皇帝,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善于治理国家的帝王,而且君臣关系相处得最为密切,臣民对他也最为忠诚,所以被称为“人类之王”;再次是与中国相邻的突厥王,因为他建立起来了一个横跨中亚与北亚广袤草原地带的游牧帝国,经常对中国和波斯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被称为“猛兽之王”;再其次是印度王,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大象是最受推崇的动物,是智慧、学识与财富的象征,甚至是这个国家形象的标志,所以又被称为“象之王”或“智慧之王”;最后,还有拜占庭王,据说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男子是世界上长相最为出众和英俊的,所以又被称为“美男之王”。这位中国皇帝因此认为,这五个国家的帝王是世界上所有帝王之中的佼佼者,其余诸王都不如他们。 这段对话还提到当时世界上流行的几种主要宗教。例如瓦哈卜在回答中国皇帝关于波斯帝国是如何被阿拉伯帝国消灭时,认为那是因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信仰不同所致。阿拉伯信仰伊斯兰教,受到真主的庇佑,所以取得了胜利;而波斯人亵渎了真主,他们只知道崇拜火,向着太阳和月亮下跪叩头,所以失败了。而拜火和向往光明正是琐罗亚斯德教(中国人称之为祆教、火祆教或拜火教)的主要宗教特征。 中国皇帝还让人拿出一个匣子,从里面取出一束束画卷,给瓦哈卜展示了皇家收藏的先知们的画像。皇帝对他们的事迹似乎也都很熟知,他指着一幅表现诺亚方舟故事的画像对瓦哈卜说:“关于诺亚,这个名字你确实说对了,至于洪水淹了整个大地,我们却不知道。洪水只在大地的部分区域泛滥,没有淹到我们的土地,也没有淹到印度。”他又指着摩西拄杖带领着以色列民众的像说:“听说摩西所在之国十分狭小,他的百姓又总跟他捣乱。”对耶稣骑驴和追随他的弟子们的画像说:“他传教时间不长,这事(传教)他最多不过做了三十个月多一点。”当看到表现先知穆罕默德和簇拥着他的信徒们都骑着骆驼,脚上穿着阿拉伯式的靴子,腰上牢牢地挂着一根很长的剔牙枝,皇帝对瓦哈卜说:“他和他的臣民统一了一个最大的国家,可是他没能亲眼看到统一后的盛世。他的后继人倒是看见了。”皇帝还给瓦哈卜观赏了许多其他先知的画像,“其中一个,用右手指着什么,拇指与食指合拢起来,那神态俨然揭示真理一般;另一个是手指苍穹,伫立不动。此外,还有各种不同形貌的先知。”其中用手指着什么、拇指与食指合拢起来的显然是佛陀;手指苍穹者大概是老子。此外,大概还有孔子、孟子等诸子像。所以翻译才对瓦哈卜说这些“先知”是他们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先知”。② 这段对话还见于另一部古代阿拉伯文献,即马苏第(Al-Masūdi,又译作麦斯欧迪)著的《黄金草原》,该书稍晚于《中国印度见闻录》,一般认为其资料来源有些就出自该书。③ 关于这段对话的真伪历来就有所争议,主要问题出在一位中国皇帝怎么可能承认阿拉伯为世界第一而自认为第二这句话上。④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也并非没有过中原王朝屈尊于其他政权之下,甚至向对方称臣的情况,如南北朝后期突厥强大时,北周、北齐政权竞相称臣纳贡,五代时后晋称臣于契丹,南宋称臣于金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例子。即使是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唐朝,也曾称臣于突厥。⑤但在这段对话中,突出强调的是阿拉伯的“世界中心”地位,同时将中国、突厥、印度与拜占庭与之并列为“世界五强”。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同时期的其他阿拉伯文献中,显然它反映的是阿拉伯人的一种“世界观”。 这段对话提到阿拉伯灭亡波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里的波斯是指公元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Ardashir I,226-240年)推翻安息王朝后建立起来的萨珊王朝(Sassanidae,226-650年),在中国文献中称为“波斯”⑥。约在隋末唐初,阿拉伯帝国兴起,向东扩展,波斯首当其冲。在阿拉伯人的侵逼下,萨珊王朝的波斯末王伊嗣俟(伊斯德吉勒三世,632-651年)曾三次向唐太宗求援,唐朝由于立国不久,加之路途遥远,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予以支持。637年,波斯首都泰西封(Ctesiphon,Taysifun,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的底格里斯河畔)被攻陷。651年,波斯帝国灭亡,伊嗣俟的儿子卑路斯携其子泥涅斯流亡唐朝。707年泥涅斯在长安病逝。到唐僖宗接见瓦哈卜时,波斯亡国已经有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