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

作 者:
黄钊 

作者简介:
黄钊,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黄钊(1930- ),男,湖北黄梅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也是对我们民族历代先贤有关重大价值选择的深刻总结,因而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理论源头和宝贵资源,从而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5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2;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01-05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1.001

       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思想之后,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念。这一重要突破,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完善,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拓充与延伸。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构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微观展示。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完整思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三个“倡导”组成,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里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表达了相应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们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又是对我们民族历代先贤有关重大价值选择的深刻总结。这一理论创造,有着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结晶,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理论源头和宝贵资源。

       一、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概念,是从国家层面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紧密相关。

       其一,关于“富强”一语。这里说的“富强”,指的是实现国家富裕强盛或富国强兵的理念。它在中华原典中早有一系列相关论述。例如,成书于战国中期的《管子》一书,其中的《治国篇》一文,就清晰地透露了“富国”、“强国”的价值取向。它说:“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这里实际上是把发展农业生产当做富国强兵的根本措施来看待。又如,战国末年的进步思想家荀子,撰有《富国篇》、《强国篇》专论,就国家如何富裕强盛作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他在《富国篇》中说:“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不难看出,作者在这里提出了有关“富国”的基本国策。在《强国篇》中又提出对民众实施“教诲,调一”的政治主张,指出:“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犹犯)也。”荀子所说的“教诲”、“调一”,指的是用“礼”“法”来武装群众,他说:“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是把“隆礼”“重法”作为实现“王”与“霸”的先决条件,毫无疑问,其探讨的亦是强国富民之道。到了汉代,《淮南子·主术训》又把“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作为“群生遂长,五谷繁殖”即“富国利民”的基本条件来看待,表明作者看到了“天时”“地财”“人力”三者在实现国富、民利中的重要地位。这都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围绕富国、强国,曾经作过反复的理论思考。

       其二,关于“民主”一语。“民主”意为让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思想严格说来,是在我国近代出现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君主专制视为最好的政权模式,并千方百计加以维护。在这一严密的封建专制禁锢下,很难提出“民权”或“民主”的政治主张。虽然如此,但一些进步思想家在反对与批判君主专制的政治思考中,也透露了与“民主”相近的思想意识。一是大胆否定君权存在的合理性。例如,战国中期庄子曾提出“无君于上、无臣于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之说,这是明确向往“无君”“无臣”的政权范式;晋代鲍敬言继庄子之理想,进一步提出“曩古之世,无君无臣”,“势力不萌,祸乱不作”,“干戈不用,城池不设”(《无君论》)的政治理想。这些都似表达了否定君权的意念。二是大胆揭露君权的罪恶,如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通过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明夷待访录·原君》)的罪恶行为,从而告诉人们,君权是人类社会的万恶之源。三是提出以民权代替君权的初步思想,如,黄宗羲曾主张用“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代替“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政治体制。其中已显示出用民权代替君权的政治观念。与此相呼应,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提出“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口号,他指出“天下非一姓之私”,主张“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其否定君权、追求“民主”或“民权”的思想,已溢于言表。

       需要说明的是,“民主”一语,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于戊戌变法前夕,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借鉴过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趋于成熟。孙中山曾在“同盟会章程”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四句话中,“建立民国”是核心内容,表明其革命的宗旨,在于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其关于民主的思想已十分明确。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突出强调“民族、民权、民生”。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精髓。1919年,他在《孙文学说》中称:“夫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是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也。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又说:“中国自革命以后,成立民权政体,凡事都是应该由人民作主的,所以,现在的政治,又可以叫‘民主政治’。”这些论述,都表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在当时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其关于“民主”的思想,虽然源自西方,但经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所作的理论再创造,已完全同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思想家所透露的“民主”意识,完全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