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开始了,家长对孩子又充满了新的期待。期待着学习好的孩子成绩能更上一层楼,期待着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能有较大的进步提高。 说来说去,家长们真正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也难怪,现在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还不都是成绩说了算?分数几乎成了评价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更成了孩子沉重的精神枷锁,也由此带来了学习动力下降、缺乏自信心、焦虑、厌学等许多负面的后果。 其实,结果源于过程。与其过分关注成绩给孩子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倒不如我们家长转变思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多下一些工夫。毕竟,孩子的学习态度影响着学习行为,而学习行为影响着学习成绩。当孩子的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时,自然会收获理想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的。 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 淡化成绩,关注态度 不要总纠结于孩子考了90分还是100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首先,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多和孩子一起阅读报刊,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一起观看电视新闻,交流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开阔孩子的视野;一起观看科教类电视节目,利用身边的物品,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或小制作,培养孩子对科学的热爱。 其次,关注孩子学习的进展。家长要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的内容,及时为孩子答疑解惑,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惧怕心理。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孩子修正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寻找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 体验成功,关注动机 大家都知道,外部条件再好,孩子自己不努力也是白费,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要不断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一是不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只要孩子尽力就好。让孩子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有一丁点的进步,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鼓励、强化孩子的上进心。 二是多让孩子体验成功。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方面,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其信心。把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多次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孩子发现自我的潜力和学习的热情。 三 循序渐进,关注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但习惯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要循序渐进,不断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家长们耐心引导、督促和培养。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贯穿于孩子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是帮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孩子完成作业后,家长要督促孩子预习新知识,把看不懂的、有疑问的勾画出来,以便上课时能有针对性地听讲,解决疑难问题。二是帮助孩子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和老师沟通好,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孩子回家后,多和孩子交流新学到的知识,鼓励孩子积极回答问题。三是帮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提醒孩子先对照课本回顾当天所学的基本概念、规律、方法,认真记忆后再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写作业时尽量不看课本。四是帮助孩子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孩子完成作业后,家长可以检查对错,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但不要直接给孩子指出具体的错误来,鼓励孩子自己检查。 总之,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养成。只要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了,最终的学习结果毫无疑问,也一定是非常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