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马克思的德国唯心论的“四乐章”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敦华,男,江苏南通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前奏。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唯物主义,马克思把德国唯心论从主体能动方面发展的实践观转化为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把“存在与思维同一性”转化为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真理观,把主体—客体关系转化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把哲学世界观转化为理论改变世界的实践观。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5)03-0060-14

       笔者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的前一篇文章中注意到,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最后一句话是“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而该书标题中的“终结”(Ausgang)有“出口”的意思。①恩格斯的书留下一个悬念:工人阶级是如何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口走向马克思哲学的?恩格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他大概感到马克思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此问题的重要性,遂在该书1888年单行本的附录中发表了他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这个提纲。②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③(以下简称《提纲》)的引言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是非得失做出言简意赅总结: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1条)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唯心主义主要指德国唯心论。如果说德国唯心论是哲学史舞台上一场瑰丽恢宏交响乐,那么它的四乐章的主角主题分别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提纲》强调的关键词“实践”(der praktische/Praxis)、“活动”或“主动性”(Ttigkeit)及其形容词“能动”(ttige)、“对象”(Gegenstand)、“客体”(Objekt)、“主体”(Subjekt)、“感性的”(sinnlich)、“直观”(Anschauung)始终是“四乐章”中回旋缭绕的曲调,而“客体”与“主体”、“现实”与“思维”、“世界”与“思想”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则是贯穿全场的旋律。

       为了聆听马克思,首先要欣赏德国唯心论。具体地说,为了理解马克思,首先要理解康德到黑格尔如何“从主体方面”“能动的方面”发展了对实践的理解。这样说并不否认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性,而是更加强调,只是由于德国唯心论一以贯之的实践观,马克思才能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意义,因而在自己学说中把握住费尔巴哈所不懂的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

       第一乐章:主体性原则和实践的概念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动了以主体性为中心的“哥白尼革命”。主体性原则不仅只适用于知识论,而是贯通批判哲学各个部分的统一原则。《判断力批判》“导论”最后列出三大批判的系统表。

      

       我们用《提纲》中的术语重新命名原表格的三个通栏标题,不是为了用马克思的观点解释康德,实在是因为康德原先使用的这些术语在德国唯心论后来发展中演化为马克思使用的那些术语。图表中改变的栏目按照括号数目顺序解释如下。

       (1)原表中为“全部心灵(des Gemüts)能力”,改为“人类生命能力”。康德说:“一个存在着按照自己的表象去行动的能力就叫生命。”④人的生命有多种可能性:认识能力可能是感性;也可能是理性;情感可能是因对象而发生的,也可能是不因对象而发生的;欲求既可以是动物性冲动(arbitrium brutum),也可以是自由的任性(arbitrium liberum)⑤,对欲求的对象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只是在心灵内的活动能力,而是人的身心一致的活动能力,即人类生命能力。

       (2)原表中为“认识能力”(复数),与生命能力之一的“认识能力”(单数)没有质的区别。但康德明确说,规定欲求的实践理性不是认识能力,而判断力介于知性与理性之间⑥,与认识能力相关但不等于认识能力。但是,无论知性、理性还是判断力,都是“主动性”(Tatigkeit)。主动性是一个主体(行动者)确定对象活动。把“认识能力”改为“主动性”更加符合康德的观点。康德认为,认识的知性是主体用概念活动把握感性材料的活动;实践的理性是主体在“行动中”(in der Tat)表明意志自由⑦;而判断力则是主体用知性和理性的中介活动来评判情感表象的主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