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2014-12–11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5)01-0076-05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遗传基因 1.1 文化基因 基因(gene),又称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生物体遗传的最基本单位。它通过转录、翻译等复杂的生化过程,并伴随着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确定及不确定的动力,保证着自身基因的有序表达和代际延续,从而实现生物体的性状表达和种群繁衍生息。总之,基因的差异表达与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功能密切相关,是生物体保持可识别性和适应性的本源。而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与基因虽然隶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1.1.1 定位和功能相似。在生物遗传学领域,基因是生物遗传学中的最基本单位,奠定了生物体基因表达和生物体代际传承的基础。而在文化系统中,“文化因子”也可以看作是历史文化遗存的最原始存在基质,影响着整个文化系统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对于“文化因子”,英国学者R.Dawkins在研究文化进化规律时,开创性地提出了“模因(meme)”的论断,“模因”源于希腊语,基于基因仿造而来,意为“被模仿的东西”,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1]。此后,S.Blackmore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基因”作为一种复制因子,在功能和作用上可以与生物基因具有某种相似性,可类比分析[2]。“模因”作为文化复制单位,和基因一样同样遵循遗传、变异、选择的进化规则,生物进化受生物基因控制,文化进化受“模因”即文化基因控制,2个过程独立存在并互相影响。 1.1.2 基因表达过程相似。生物体通过基因表达保持其与后代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并不等同于完整的刻录。由于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多变性,生物体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基因突变,以保证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而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在文化尽最大可能保持原真性的同时,允许环境变化下适应性变异的发生。何自然在研究语言模因时认为,与基因表达一样,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受周边环境影响,模因的表达也会出现基因型和表现型,从而更加有助于语言文化的进化和发展[3]。 自“文化基因”一词诞生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研究进行了深化和延伸。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因[4-6]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文化思维透视以及基因理念都有比较系统的分析,对吴越文化的起源、特质以及嬗变等[7-8]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大量涌现。在城市空间方面,中外学者对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城市空间形态也运用基因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聚落空间[9]及古典园林空间[10]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很深的影响。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对文脉、地域性、地格等的研究虽然表述和侧重点不同,但在本质上都突出了文化基因在建筑、场地等中的重要性。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界定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表述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甚至是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和界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具有约束力的保护框架。 由于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多民族融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底蕴深厚,而且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已经成为中国民族及地区的一张无形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级别标准划分有世界级、国家级以及省级、县市级。截至2012年,中国现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9项,国家级三批共1 530项,省级及县市级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为保证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研究中所涉及的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均属国家级。 2 基因差异和性状差异解析 在真核生物的生命现象中,从个体的发育、生长、衰老、死亡,到组织、细胞的分化、凋亡或肿瘤的恶化以及细胞对各种生物、理化因子的应答,本质上都涉及基因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即基因的差异表达[1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同样有时间(历史)和空间(地理)上的基因差异性表达,并且历史和地理对基因差异性表达的影响是相伴相生的。 2.1 基因差异与历史沉淀 在生物遗传学中,稳定种群的产生是一个长期自然选择而且极其复杂的进化过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亦是如此,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及地理变迁,受到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双重影响,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通过遗传漂变淘汰旧的基因,同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一种非物质文化的沉淀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发展时期。在历史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基因有保存、有同化、有消失、有发展,历史赋予非物质文化一种动态特质,在动态发展中促使其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以中国的剪纸艺术为例,历史的变迁和演进是其逐渐走向成熟的强劲推动力:剪纸萌芽于纸发明前的雕镂技艺,因与剪纸同工异料,雕镂作品也被称为“非纸剪纸”;东汉纸发明以后,在中原地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并开始与节庆、装饰、婚葬等民俗礼仪活动相结合;唐宋元时期,剪纸技艺蓬勃发展,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剪纸的行业和手工艺人,而且剪纸的内容、形式更为丰富,“剪出天真数分秒”,技艺已然纯熟;明清时期,剪纸工艺发展到顶峰,《苏州府志》中这样表述手工艺者赵萼制作的夹纱灯,“……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辩”,剪纸作品可见精妙[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