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今年8岁多,最近总是鼻子不通气,睡觉打鼾、经常趴睡、张口呼吸、初入睡时汗多、睡觉也睡得非常不踏实,有时磨牙,白天没精神,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还经常无缘无故地咳嗽。妈妈带他到医院,经诊断是腺样体肥大。医生表示这个病要做手术,可林林的妈妈面露难色,孩子这么小就挨上一刀,有没有非手术方法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可能? 腺样体过度肥大才是“病”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疑问:腺样体是啥东西?实际上,腺样体的学名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而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叫“腭扁桃体”,此外还有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这四种扁桃体呈环状排列,组成咽淋巴环,是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 所有孩子的腺样体从出生后都会逐渐增大,在5岁~7岁达到最高峰,随着其他免疫器官的完善,到10岁左右慢慢萎缩,如此称为生理性肥大。正常情况下,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打鼾,鼾症往往是因为呼吸道的狭窄导致,而生理性肥大还不足以达到那么狭窄的程度。但是,呼吸道不断感染发炎,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比正常肥大还要大,当超过这个“正常”的极限,就很容易鼻塞、打鼾。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会出现嗜睡、困倦、喘鸣,仰卧时鼾声更响,甚至还有憋气,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频繁的憋气使血氧浓度降低,对心、脑的供血会产生严重影响。肥大的腺样体还会影响正常的发音,讲话时发出的鼻音声,类似于口中含了糖块,吞咽大块食物也会困难。腺样体如果堵塞咽鼓管口,会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损害听觉。 长期打鼾是一种病,患儿会因为老是张口呼吸、趴着睡而导致“腺样体面容”,即上唇上翘,下唇下坠,嘴唇变厚,硬腭变高,牙齿咬合不齐,由于长期缺氧,还会导致眼神呆滞,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检查尽量不用X线片和CT 腺样体位置隐蔽,检查不甚方便。鉴于放射线可能对幼儿的头颅发育以及牙胚的正常生长造成伤害,检查时尽量不用X线头颅侧位片和CT检查。通过鼻咽内窥镜直视检查鼻咽部位气道是否通畅,可正确评价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并非每个患儿都需要做手术 手术虽然立竿见影,毕竟有创伤,小孩还要经过全身麻醉,风险比成人要大。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选择,作为父母,是很难下定决心的。由此考虑在症状并非很严重的情况下,还是先保守治疗为好。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二是西药的对因治疗,多数都是使用血管收缩剂、鼻用激素和抗生素共同解决炎症,让腺样体达到正常肥大的水平。三是中医看体质辩证用药,可以内服中药,也可以外用中药喷剂,还有针灸、艾灸等多种手段。 保守治疗可以规避手术风险,却不像手术那样立竿见影,快的可能需要一两周,慢的花上三四个月也很正常,希望家长要有耐心。 手术后腺样体还可能再增生 对打鼾严重引起腺样体面容,或长时间打鼾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仍然无效的,只有做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专家表示,腺样体手术一般建议5岁以上才做,有一些严重的两三岁也可以做,关键要权衡利弊,不能拖的就不要拖。 腺样体手术的方式方法很多,目前主张在全麻下,通过电子鼻咽镜,在直视下用电动切削器直接切除,可以有的放矢精确地切净病理组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另外,还有等离子射频热凝切除,其优点在于术中无出血,术野清晰便于操作,以及避免术后出血。 虽然腺样体手术创伤不大,出血不多。但小孩手术后可能因为哭闹、咳嗽、咳痰等刺激伤口出血,家长要注意尽量缓和孩子的情绪,同时还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孩子感冒,以减少对腺样体的再度刺激。 很多家长担心手术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觉得应该在术后一段时间给孩子好好进补。专家认为,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切掉一部分腺样体,其他免疫器官仍然可以代偿,所以不会对抵抗力有太大影响,拼命给孩子吃人参、燕窝等补品的做法完全不必要。建议从均衡饮食和适当锻炼人手,增强孩子的体质,同时进行必要的看护,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还须提醒家长的是:腺样体是淋巴结组织,切除了一部分之后,如果孩子又反复感冒,呼吸道有发炎感染,仍有可能再度增生肥大。 如何预防腺样体肥大 1.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小孩在2岁~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