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的儿子读六年级,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5到10名之间。王女士给他定的进入前5名的目标从来就没实现过。为了激发儿子的学习积极性,王女士曾经狠下心来许诺:进入前5名就给他买电脑。可就是在那次许诺之后,儿子的成绩就滑到了十几名。怎样才能激发儿子的学习积极性? 分析与建议: 首先,我要说的是,王女士给孩子定的目标本身就不科学。一定要孩子达到前几名,只不过是满足了家长的某种心理需求——或许是家长需要通过孩子的名次为自己增加信心缓解焦虑,或许是家长希望孩子满足自己小时候没实现的愿望——对孩子学习的进步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在10名左右和考试成绩在5名左右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相反,有一项研究表明:在班上总考10名左右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会高于名列前茅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10名现象”。而王女士的儿子正好在10名左右,王女士应该高兴才对,并不需要为此而焦虑不安。 许诺高额奖励之后,孩子的成绩为何会下滑呢? 我们说,学习压力过弱不利于成绩的提高,而过强也不利于成绩的提高,学习压力一定要适度。而家长的许诺在给孩子带来巨大希望的同时,也让孩子开始过分关注自己的学习结果。而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逐步丧失掉学习本身的乐趣。所以,随随便便奖励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在用平常心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家长可以换一种方法来激励孩子,即将孩子的学习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细微的可以操作的小目标,再进行适度的奖励。比如:孩子坚持每天睡觉之前背20个单词,坚持一个月就奖励什么;提出多少有价值的问题就奖励什么。这种奖励比较合理——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也有价值——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王女士的问题是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这回你要是考过了90分,妈妈带你去吃麦当劳,考过了100分我奖给你200元。”“如果期末排名进了前10名,妈妈给你买电脑。” 家长们似乎觉得,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越大,孩子的学习态度转变就会越快越好,学习成绩提高的希望就会越大。当高额的物质刺激并没有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也不见提高,部分家长就开始绝望了,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并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如何奖励,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为了让家长认识到自己方式及其目的上的问题,我先介绍一下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实验:他设计了一项让人很不喜欢很乏味的任务,让三个组分别去向一些人推荐这个任务并撒谎说这个任务很有趣。为了鼓励三个组做这项令人厌恶的工作,他给其中的两个组10美元和1美元的奖励,而对另外一个组不予奖励。任务完成之后,要求他们给这项活动打分。其结果大出人们的意料:被奖励组觉得这项活动很讨厌,而没有奖励的那个组却觉得这项任务并不那么讨厌。费斯汀格由此建立了社会心理学上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当人们不喜欢某项任务,但又必须去从事的时候,这种感觉是难受的。如果行为是不能改变的,那么他就会本能地去改变态度,以减少认知失调感。而如果给予了他们这样做的充分的动机(如高奖励),他们就不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因而也就不会去改变讨厌该行为的态度。 一个孩子不想学习,但又必须去学习,这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让孩子不舒服,如果学习活动不可逃避,孩子就会通过转变学习态度来消除失调感。如果在孩子为学习而不舒服的时候,家长给予孩子高额的物质奖励,孩子的失调感就会消失。失调感消失了,态度的转变就可能停止!所以,在孩子认知失调的学习过程中,高额的物质奖励不仅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相反会让孩子产生为父母为金钱学习的思想。 利用孩子在学习中的认知失调,促使孩子自动改变学习态度,而不是用高额的物质奖励消除孩子的认知失调,其实质就是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注重挖掘孩子自我成长的潜能! 当然,适当的奖励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必要的,但那主要是针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强化,而不是针对学习态度的转变,也最好不要经常针对学习结果。 这样,再回到开始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果孩子学习很努力,学习习惯很好,不管结果会怎样,家长都应该及时奖励,而不能等到结果出来之后才奖励孩子。 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的认知失调改变其态度,要善于运用奖励强化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都没问题了,学习成绩还会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