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门艺术,教育之道,贵在有爱。但我们必须明白,比爱更重要的是要会爱。既不能让我们的爱泛滥成灾,也不能让爱无所适从,更不能让爱变得急功近利。 明天孩子们就要进入中考的考场了,我总算有了短暂的空闲,可以坐下来看看书,做点自己平日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办公室打扫得很洁净,孩子临走时送来的栀子花的清香氤氲在空气里,很温馨。 打开电脑,群里一个链接吸引了我,题目是《我给儿子当孙子》。内容讲述的是一个父子之间的纠纷,父亲已年过半百,从事繁重但收入微薄的搬运工作。由于老伴早已去世,父亲就非常溺爱儿子,对儿子百依百顾。儿子和儿媳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做起了“啃老族”,此时为了要得到父亲房子的补偿款而闹到了电视台。虽然这个节目后来被爆料电视台为迎合大众口味以赚取收视率而造假,但类似这种因为溺爱导致子女不孝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是真实地存在着,而且有渐增的趋势。看到这里,我本来很轻松的心情蓦然变得悲哀起来,浓浓的,挥之不去。 不久前,看过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家”刘墉的一段话:“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讨价还价,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然而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忠诚。从小讨价还价,长大后失去原则,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这是我们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结果。”精辟的话语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现状,孩子越来越难教,成绩不好的难教,成绩好的也难教,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孩子敬畏一个老师,不再单纯的因为这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因为这个老师“为人”厉害,害怕的是严厉的态度与惩罚。现实中教育的难度远远地超出了教学的难度,孔老先生和他的弟子们为我们留下的美好和谐的教育画面难道要成为绝唱?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到底都是怎么了?我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开学初发生的一件事也许让我找到了一点原因。 班里一个可爱的男孩,很聪明,在老师面前也很温顺,但就是不肯学习,基本不写作业。我和他沟通后,他表示自己想学,可管不住自己,于是我向他的家长寻求帮助,当着孩子的面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和她说了孩子的情况,并请她晚上能抽空督促孩子。哪知道话音未落,那边就传来了孩子妈妈愤怒的声音:“你们老师每天打电话来,烦不烦啊!不是这个老师找,就是那个老师找,他不学习,我有什么办法?”在她无休止的抱怨中,我只好挂断了电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后来,孩子妈妈可能感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发来了几条长长的短信诉说她的痛苦,大意就是孩子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的,没好习惯,孩子学好学不好是自己的事情,她没办法等等。我只能沉默,好在孩子还懂事地常配合我的工作,和我说说他心里的想法。说原来他生活在爷爷那里,而到了初三妈妈把他接回来,为了看管他的学习,可妈妈没有陪他,而是放学后把他送到一个办学点,由老师陪着学习,可在那里多半就聊天了晚上回家就睡觉。我还和班主任一起,与孩子忙碌的父亲沟通过,但收效甚微。我们做老师的,无法左右家庭教育。我曾想,这个孩子已经很好了,在这样母亲的影响下,他从不顶撞老师(据说在家里早已开始顶撞父母),我们已经该感到幸运了! 那件事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做父母的责任有时更重要些。回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不难发现,多数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家长。当然教育绝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合力。 我不由得又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某日一大早我来到教室带早读,有人开了吊扇,有孩子在扫地,空气里到处都是飞尘和梧桐树的飞絮。早来的孩子坐在教室,不停地打着喷嚏。于是我动员孩子们拖拖地,一声令下,孩子们都开始动起来,尤其平日里在我眼中学习不好又很顽劣的孩子非常卖力地干着,那瞬间,我被深深地感动!只几分钟工夫,教室里便清清爽爽了!我们在干干净净的教室里准时开始了当日的早读,此时我眼中的孩子们都那么可爱,满心里涌动着的是欣慰与温暖。 第一节课是在另一个教室。人多,很热。刚一上课,就有孩子打开风扇,瞬时眼前灰尘四起,风扇下的几个女孩子急忙捂住口鼻,我赶紧让孩子关了风扇,顺便说了刚才拖地的事,并倡议下课也来拖拖地,营造整洁的环境。于是继续上课。下课后,我让几个平日在我眼里非常优秀的同学去拿拖把,把地面拖一拖。几个孩子陆续站起来,走出去,我以为他们去做了,可是后来却发现:没有。他们只是走出去,确切的说是躲出去了。于是我开始点名动员,终于有两位同学去洗了拖把,开始劳动,总算把地面清洁了一遍。那几个好孩子尽管在我点了他的名字,并且和他们开玩笑说我们要做个“新好男人”,要爱劳动、会劳动,更要有责任感之后,依旧没做。 两节课后回来坐在桌前,心潮难平的我记录下了这件事。为什么我眼中的成绩上优秀的和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打扫卫生这件事上体现出这样大的差异? 我这里想说的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对孩子评价标准的问题。一粒正常的种子播撒到田地里,要想让它正常地发芽、生根、萌枝、长叶、开花、结果,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要勤施肥浇水、常除草培土。植物的生长如此,孩子的成长应亦如此。以此类推,知识的传授、生命的润泽更是如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做父母和老师的就在充当着园丁的角色。教育该是整个社会中成人们共同承担的责任。爱是一门艺术,教育之道,贵在有爱。但我们必须明白,比爱更重要的是要会爱。既不能让我们的爱泛滥成灾,也不能让爱无所适从,更不能让爱变得急功近利。就如同要种好庄稼,必须把握好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种种环节一样,倘若违背时令,错过季节,或者不顾对象的需求,都可能出现“爱也是一种伤害”的可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