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5)01-0055-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白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职业集团。[1]研究他们的日常交际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而在宗教自由的政策下,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宗教也同其他文化一样,逐渐融入了大众生活,开始成为青年白领们日常交际的一种特殊的方式。随着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基督徒“老三多”(老人、妇女、文盲多)的结构也逐步改变。《中国宗教报告(2010)》的中国基督徒入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不论是我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25-44岁的青年群体在当地基督教徒总人数中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城市教会信徒已经开始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2]在上海这样一个人口结构、文化形态多元化的城市中,笔者发现,青年白领的“教友圈”——这样一个基于共同宗教信仰的群体,逐渐开始出现,并成为他们沟通有无和获得情感支持的途径。本文以青年白领基督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他们的“教友圈”,来考察宗教与青年白领群体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的联系。 一、宗教活动创造社会网络:研究争论的问题 宗教能否有效地创造社会网络?对这一问题,西方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活动对社会资本的创造和维系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另一种观点则对此持有保留的态度。 作为市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普特南(Putnam)在《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参加宗教活动本身能‘创造’社会关系。”[3]不仅是普特南,一些宗教研究者也抱有相似的观点。[4]宗教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斯达克(Stark)认为,通过参加宗教活动,信徒们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者扩大了原有的亲友网络,宗教活动成为他们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并借此巩固关系网络的方式。[5]洛克哈特(Lockhart)通过对宗教公益活动的研究再度支持了普特南的观点。他提出:基督教的介入,使参与活动的人们之间达成了一种互相尊重与平等互助的价值规范。在宗教价值规范的约束下,人们形成了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关系。[6] 查维斯(Chaves)等学者则对这一观点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参与教会活动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是短暂的和不稳定的,而不是“长期的、面对面”的。[7]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宗教与社会网络的问题被更多的学者关注。[8]其中,对于宗教在创造社会关系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等网络壁垒的超越性业已被一些学者所发现。[8-11] 那么,宗教活动究竟能否有效地创造或维系社会关系网络?在中国大城市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究竟哪一方的观点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小众聚会:“教友圈”的形成条件 所谓“教友圈”,就是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连接起来的一种社会网络。如很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宗教活动为年轻的基督徒互相认识和熟悉创造了条件。“教友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各种宗教活动为契机的。在笔者接触的年轻白领基督徒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新上海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背景,背井离乡,独自来上海寻找发展的机会。但是,基督教信仰是他们共同的地方。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通过基督教教友圈拓展人际网络,成为十分常见且有效的方式。笔者发现,很多小群体的宗教活动,最容易建立起教友网络。例如,教会中青年聚会的学习小组,各种青年基督徒自发组织的查经聚会,以及小规模非体制教会的日常活动等。 首先,小众化的聚会,使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更为频繁。斯达克曾在研究美国教会时指出,教会规模通常与教会内社会网络的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因而随着教会规模的扩大,教会成员内部互动和联系会被削弱。[12]就笔者的观察,情况的确如此。小众化的宗教活动氛围不如大型活动那样拘谨,参与活动的人,不论是不是基督徒,都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自由交流。并且,由于是小群体活动,每个人实际的参与率会比较高,不像每周日的基督教礼拜,到场的大多都是倾听者和沉默者。频繁的互动,促进了小众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每个人的性格如何,爱好是什么,做事风格怎么样,都在点点滴滴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机会表现出自己,让其他人认识自己。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青年聚会小组或查经小组内部,参与者对其他人的姓名、职业等信息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而不像大型活动参与者之间都是陌生的。 其次,在小群体活动中,组织者也会有意识地设置各个环节,促进大家的交流。比如,在青年聚会的分组讨论这类小众活动中,主持人会让大家自我介绍,等大家对彼此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之后,才开始正式活动。活动中,也经常鼓励参与者积极发言,或者设置一些互动讨论环节,增进彼此的交流。比如在一次青年聚会的分组讨论上,主持人就提议大家做一个小型的互动。参与者被两两分组,互相介绍认识,然后轮流由两个人中的另一方来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笔者注意到,在“找朋友”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找了相同性别或者看上去年龄相仿的人作为自己的伙伴。通过十几分钟的简单交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伙伴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等轮到自己的时候,各人都按照交流的情况介绍自己的伙伴。有趣的是,笔者发现,稍年轻一些的基督徒,除了介绍对方的姓名年龄之外,更多涉及的内容是对方的兴趣爱好。而稍年长者则更加偏重于对方的背景情况,比如是否受洗、在哪里工作、家庭情况等。据笔者了解,有些青年基督徒,就是因为那次交流互动而结识,逐渐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