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中国与西方在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往,与战争、贸易、外交以及传教活动等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甚至成为了教科书知识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这个知识井喷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具体来说,本文探讨了中国知识界怎样将日益全球化的新知识加以改造,以适应他们的需要,并讨论了这种适应的发展历程,诸如知识的分类方式、相关性与实用性的等级划分、信息可靠性的标准,以及加强语言修辞准确性的手段。上述历程的种种细节,在所谓“新知识百科全书”中清晰可见。在百科全书中,充斥着“新的”或“西方的”知识,这些书出版于1880年代至1930年代,既是对帝制中国类书传统的继承,也是一种革新与颠覆。虽然这些新式百科全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印刷量也十分巨大,但其“保质期”却十分短暂,很快就被一些更为新颖的书籍所取代。而在今天,这些新式百科全书既未得到重印,也没有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① 一、进入中国的西方百科全书 以中国视角来看,从清代中期开始,西方在中国沿岸地区的存在感日渐增强,但是这些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很难确定。这一时期,教会医院会为病人免费诊治青光眼、美英船员向中国商人走私鸦片烟、媒体报道着乔治·华盛顿的生平与功绩、通商口岸上白人妇女们绘着地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介入了中国社会。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否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 自1830年代起,中国文人已经就上述现象进行回应,他们开始积累各个方面的“西方”知识,特别是地理学、政治学,诸如外国的政治机构和先进武器的制造。知识来源大概是新教传教士所翻译的资料。按这些传教士的想法,如果在出版物中出现对信徒之外有意义的信息,能够提高宗教传播的说服力。因此,他们以有限的知识储备撰写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们大量引用各种西文百科全书。在这种背景下,最新的西方百科全书知识以一种支离破碎的形式入中国。 在19世纪,西方百科全书在形式上日趋多样化。第一种是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声称将把所有的相关性知识全部收录,其中一些百科全书将知识以字母表的顺序加以归纳,加上索引交叉引用。亚伯拉罕·里斯(Abraham Rees,1743~1825)编著的《百科全书(或关于各种艺术、科学及文学的综合词典)》(Cyclopaedia,or,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Sciences,and Literature)有45卷,②就是上述类型百科全书的代表。该书出版于1819年至1820年,是这一时期对于官方教会有异议态度的人的主要参考文献。当时正处于发展时期的新教传教士向这些异议者提供资金。一个传教士把他的“里斯百科全书”介绍给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0)。林则徐对书中用字母表顺序收录的丰富而完整的真实信息倍感兴趣,并留下了细致的读书笔记。他认为,“里斯百科全书”与中国传统的类书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书籍是按照一定的门类编撰目录、收集信息,因此他不用“类书”这一名词,而是按照cyclopedia一词的发音,定名为“西果罗彼厘亚”。③由于他的笔记一直到1986年都未能出版,因此这些信息及他的定名并没有传播开来。另一些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对知识领域进行划定,例如“传记”、“科学”或“园艺”。在这些主题之中,将所有相关的文章进行组织归纳,有时还会系统性地分成若干主题。由于每个主题就是一本单册书籍,使得这一类型的百科全书便于连续出版。其中的代表,钱伯斯编撰的《百科全书》(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在1870、1880年代就已经翻译成日文。④该书所强调的是针对数量庞大的阅读人群十分实用的知识,并提供了49个系统性条目。 一些作者则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仅仅出版单一门类的百科全书,无意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知识框架之中。第一部被中国的著者充分使用的西方百科全书,苏格兰人慕瑞(Hugh Murray,1779~1846)出版于1834年的《世界地理大全》就属于此类,⑤全书共有三卷,内容仅限于单一知识领域——地理学,由一位美国传教士⑥送给林则徐。林则徐的幕僚中,有几位精通双语,从海外殖民地归来的译员,如梁阿发的儿子梁进德(1820~1862),这些人的工作是为林则徐阅读西洋报纸,并且将地理百科全书中的信息向其介绍,慕瑞的书亦在其中。林则徐在1839年所写的《四洲志》,主要基于对慕瑞著作的翻译。《四洲志》中所收录的信息,大部分纳入到内容丰富的介绍世界地理的中文书籍之中。⑦ 第三种形式是所谓“百科词典”,这种形式是对18世纪与19世纪初新概念与新术语井喷状态的回应,将信息分解成为细小的单位,简洁明快地将信息的关键内容和(或)概念定义进行归纳,包含着词典与百科全书的双重功能。这种形式的出版物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布罗克豪斯,Brockhaus),随后流行于英语及法语世界,⑧而在中国产生影响要到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了。 由于上述多种形式的产生,定义这种新知识的百科全书,需要以信息表达的方式与目的为要领,而不仅仅是出版的形式或是其内在结构。这些百科全书的目的是对特定的知识领域进行了简要回顾,其依据是具体的实证而不是官方权威。它们运用理性的话语将有用的知识传递给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成熟度完全不同的人群,但并不表示会提出新的研究成果。在19世纪中叶,百科全书被用来提供给新的识字阶层,其中所收录的知识适合他们的新旨趣与社会渴望。为求广为人知,后期的百科全书所效仿的是“实用知识传播协会”(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Useful Knowledge,SDUK)的“便士”出版模式与钱伯斯的百科全书出版计划。这两个出版社的出版物利用定期周刊和百科全书两种方式,以提供和推广各种百科知识。⑨这种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启迪了早期西人的中文期刊出版活动。⑩ 二、西方百科全书的中国本土回应 某种意义上,百科全书并不一定在内容上要“全”。这里的“全”,指的是信息的实用性、重要性与相关性。关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的书籍,诸如地理学、兵器学、园艺学或音乐,同样可以称之为百科全书。实用性的标准则是以读者所身处的某一时期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对于一个住在曼彻斯特、为了克服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状况而奋力攀登向上阶梯的人而言,“实用”的概念范围是一回事;而对于住在社会制度不同、政府总是想着说服国人为了购置新式武器的人而言,“实用”的概念则是另外一回事。“实用”的范畴随着解决问题的不同,其外延和内在含义也会随之改变,同时期的人对于知识的实用性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作者在中国的百科全书条目上,会选择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实用”知识,从市场的反应来观察读者是否和他们的想法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