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15)01-0035-09 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人纷纷涌入上海,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办报传统,从1850年英国人奚安门(Henry Shearman)创办《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开始,此后数十年间,上海地区出现了上百种外文报刊,①这些外文报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及远东情况进行报道,内容涉及商业、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这些英文报章出自西人之手,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一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观察,与此同时,其读者对象也多是侨寓中国的西方人士,所以也一定会对他们中国观的型塑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即拟以1879年创刊的英文《文汇报》所载相关文章为例来探讨19世纪80年代左右西方人眼中的上海城市社会情形,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当时西方人中国观的变化。 一、关于英文《文汇报》 英文《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创刊于1879年4月17日(星期四),创办人为英国人克拉克(J.D.Clark,一译开乐凯,1840-1922)。克拉克1840年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曾长期在英国海军中服役,1875年来到上海,加入《上海差报与中国钞报》(Shanghai Budget and Weekly newsletter)报社,与巴富尔(F.H.Balfour)同任该报主笔。1879年他退出《上海差报》,正式创办《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从1879年创办到1930年并入《大美晚报》,英文《文汇报》在上海共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一度有过很大影响。②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仅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中还藏有1879年4月17日至12月31日间的大部分报纸,此外无闻焉。 不过,幸运的是,1881年和1894年曾经有两部与该报相关的文集面世,分别是1881年的《上海租界及老城厢素描》(Sketches in the Foreign Settlements and Native City of Shanghai,以下简称《素描》)以及1894年的《上海和周边地区概述及其他》(Sketches in and around Shanghai,etc,以下简称《概述》)。前者收录有19篇文章,扉页无出版机构题名,作者题名麦克法兰(W.Macfarlane)③,并声明文章选自英文《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应为同一作者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的结集;后者收录有26篇文章,并附有《文汇报》主编克拉克所撰导言,扉页所题出版机构为《文汇报》及《华洋通闻》(The Celestial Empire)④编辑部。由于两者所收文章中有8篇重复,因此实收文章共37篇。 检索上述两书所收37篇文章,除《素描》一书所收文章中有9篇尚可在现存《文汇报》上觅得其踪迹外,其余文章则全赖《素描》与《概述》两书收录方才得以保留下来,因此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至于这些文章所述及的内容则主要与城市日常生活相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当时上海相关机构及其运作的介绍,包括政府机构、工厂企业、文化设施;二是对相关社会群体的描述;三是对上海城市,包括县城、租界的描写;四是对一些上海城市中公共活动、公共事件的报道;五是游记。 要深入理解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我们还要对《文汇报》及其主编克拉克的编辑理念有所了解。根据《文汇报》创刊词所称,该报创刊的背景是因为1879年上海唯一一份英文晚报《上海差报》(即克拉克原先服务的报纸)改为早报,而在克拉克看来,这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因为一份晚报的存在对上海而言是必须的,所以他就创办了《文汇报》,来填补这一空白。易言之,正是《上海差报》退出的市场契机使克拉克看到了创办一份晚报的商业前景,从而才有了《文汇报》的诞生。 《文汇报》的英文名称是The Shanghai Mercury,Mercury一词取自希腊神话中商贸之神的名字Mercurius,这与《文汇报》创刊时的办报宗旨是相符合的,正如克拉克在创刊词中所说:“由于本报读者中商贸人士占多数,因此我们将对经贸方面的信息给予特别关注”。翻阅现存的《文汇报》,这样的理念显然得到了贯彻,对于一份报纸而言,这样的做法切合市场需求,当然是其生存之本。 但是,作为报纸主编的克拉克却还有更高的目标,他在1879年4月17日该报创刊词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并不认为受到了中国人的热烈欢迎,我们在此地的出现违背了很多人的意愿。但我们还是来到了这里,就我们而言,必须竭尽全力地通过教化、劝诫、建议以及其他手段,让当地人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同时也可以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 而要达致这样的目标,显然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正如1894年克拉克在《概述》一书的导言中所指出的:“(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并不希望假装讨论那些深奥的国家大事或科学问题,反之,由于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中,他们对日常生活更感兴趣”。或许,他也认为,只有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才有可能改善与当地人的关系,并进而推动所谓中国社会的变革吧。所以,在英文《文汇报》上才会有相当的篇幅的内容介绍当地的社会风物情形。值得注意的是,据笔者所见,差不多同时期的《字林西报》则似乎还甚少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地方日常生活类的文章。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或许也与《文汇报》晚报的性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