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5)02-0005-05 一、引言 在众多的中国传统伦理德目中,只有“孝”和“悌”等德目具有血缘关系的基础。而在“孝”、“悌”等德目中,又只有“孝”这个德目与个体化的主体生命之所从来相关联。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孝悌”、尤其是“孝”道在伦理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视“孝”为君子所务之“本”,①其后的儒家诸学者(甚至包括儒家之外的部分学者)也均从“本”的层面讨论“孝”的问题:所谓“民之本教曰孝”②。所谓“夫孝,天下之大经也”③。所谓“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所谓“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④。乃至于“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⑤。“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⑥可见,在古人心目中“孝”是最为核心的伦理德目。 那么,为什么基于血缘关系的“孝”道会成为传统伦理德目的核心?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孝”道之成为传统伦理德目的核心,仅仅是因为它的血缘基础吗?本文试图从哲学的意义上对此做出探讨。 二、本根意识 传统孝道,内涵十分丰富,而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面向,就是“追孝”。如:“追孝于前文人。”⑦“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⑧等。 从相关材料来看,“追孝”,其对象是祖先或死去的父母,其方式是祭祀,其目的是继承祖先的志行和功业。孔子所谓的“慎终追远”之“追远”,就是指的这种祭祀先人的“追孝”行为。 祭祀先人的传统很古老,由殷商甲骨卜辞可知,那时就已经存在了频繁而成熟的祭祖活动。这种行为在周代发展为“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⑨春秋末期发展起来的儒家对“孝”道的这一内涵十分重视,如《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中说:“故孝子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⑩《礼记·祭统》亦曰:“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11)这些都是把祭祀先人看成“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或者说,生养、死葬、祭祀,传统“孝”道的三个面向,祭祀居其一。 古人为什么十分重视对先人的祭祀呢?《礼记·祭统》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孔传解释说:“亲没而祭之,追生时之养,继生时之孝也。”(12)孔传的这一理解是否正确,还可以再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只是谈到了祭祀的表面现象,在此现象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更根本的原因,《礼记·祭义》: 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近,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13) 清人孙希旦解释说:“周于外者谓之宫,处于内者谓之室。前为庙谓之宗,后为寝谓之祧。古、始,皆为祖、考也。以其已往则谓古,以其为身之所自始则曰始。反古复始,谓设为祭祀之礼,以追而事之也。”(14)在这里,“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很耐人寻味,也恰恰是“追养继孝”的根本原因之一。这说明“追孝”、祭祀,乃是基于对个体生命之所从来(“反古复始”)的一种自觉而产生的一种行为。这种自觉,我们可以谓之“生命自觉意识”。 生命自觉意识是人的自觉意识中最重要的意识之一,个体的我从哪里来,根在什么地方,这是关乎人之面对宇宙、面对周围世界而自我觉醒的本质问题。西方历史上的一神教,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回答人从哪里来,根在什么地方等问题的。如基督教的经典《旧约圣经》,开篇《创世纪》即描述了上帝造人的过程。中国的古圣先贤,基于《周易》的阴阳宇宙观,把万物的由来归之于“天地细组”,把个体生命的产生归之于“男女媾精”,(15)因此对于先人之为个体生命之“本”的意识非常自觉: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16)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17) 万物从天而来,人则出于先祖,没有先祖,个体生命就没有出处,所以“祖”是人类之本。对于这个“本”,人们不但不可忘记,还要适时祭祀,所谓“宗庙致敬,不忘亲也”(18)。由此看来,“追孝”或祭祀,是一项基于血缘关系的,与生命自觉、身份认同相关的,宗教性很强的祖先崇拜活动。已故著名学者韦政通指出:“祖先崇拜,是中国的宗教,祖先崇拜的仪式,是在家庭中进行的。”(19)韦先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孝”何以具有君子所务之“本”的意义。因为它不但关涉血缘关系,还因着血缘关系而关涉个体生命的存在。所以当人们对自我生命的存在形式有所自觉时,当人们对自觉的自我生命存在形式的完美性存在价值追求诉求时,人们便把“孝”作为教化的出发点:所谓“亲事祖庙,教民孝也”(20),“是故先王之教民也,始于孝弟”(21),“祭者,教之本也”(22)。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所谓的教化,其所本乃在于人之生命、人之本根的自觉。